用户名
密 码
农资网
 文 章 阅 读
 
信 息 检 索
 
航运三巨头力捧青岛港 李嘉诚500亿为何失手

更新时间:2003-8-20 14:13:02  文章来源:中国农资网 浏览次数:6490
 
    “二人转”变换“四人方阵” 

  7月24日的青岛大雾弥漫,但位于青岛市西部的青岛港集团(以下简称青岛港)却是阳光灿烂,员工们还在为三天前的“青岛港重大历史时刻”而喜悦不已。 

  7月21日,青岛港与英国铁行集团、丹麦马士基集团和中国中远集团签署合资协议,四方将共同出资8.87亿美元把青岛港前湾码头经营成为年吞吐能力超过650万标准箱的中国最大集装箱码头。 

  此次协议中的前湾码头项目包括二期、三期工程,其中三期工程共投入41亿元人民币。根据协议,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将拥有10个深水集装箱船舶专用泊位,码头岸线长达3400米左右,堆场总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泊位水深达17.5米,可以接纳载箱量达1万标准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年集装箱通过能力650万标准箱以上。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国际集装箱深水码头。 

  相比合作项目优越的硬件条件,四方投资模式更吸引业内人士的眼球。目前国内港口与外资的合作方式普遍是一对一的中外“二人转”模式,青岛港则是中中外外的“四人方阵”。 

  不过,这“四人方阵”也是由“二人转”过渡而成。 

  2002年青岛港前湾码头合资项目,唱的也是“二人转”:青岛港和铁行集团共同投资1.7675亿美元经营青岛港前湾二期集装箱码头,其中青岛港占51%股份,铁行占49%股份。 

  合作成功之后,青岛港又有新想法。“都想把这个项目进一步做大,于是现在便把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装进去,成立一个新的合资企业。”知悉合资内情的青岛市有关官员说。 

  于是,青岛港试图再拉两位投资者。“涉及到让铁行集团转让股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说服过程,因为合作的项目效益非常好,谁希望把到嘴的肥肉分一块给别人呢?”这位官员说。 

  但青岛港决心已定。在其率先将20%的股份转让给中远集团后,铁行集团终于答应也转让20%股份给马士基集团,双方各自套现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当初合作时的投资。 

  各转让出20%的股份,似乎是一种损失,但实际获得了更长远的收益。“中远是中国第一大航运巨头,马士基是世界第一大航运公司,双方的加入,不仅仅融到了项目资金,更重要的是拉到了大量的货源,市场比原来(仅青岛港与铁行集团合资时)扩大许多,收益也会相应增加,这也是青岛港的高明之处。”这位官员替青岛港与铁行算了一笔账。 

  青岛港集团主席、总裁常德传对这次合作的看法支持了这位官员的分析,他认为这次四方合作的意义要大于“引进数亿美元资金”,因为青岛港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中转港,将直接面临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港口的竞争,“而参与这种世界范围内竞争取胜的最快捷手段就是与世界数一数二的航运巨子联姻,因为他们最熟悉世界航运业竞争的法则,他们可以为青岛港带来庞大的市场和货源。” 

  李嘉诚缘何失手 

  “没有货主,没有用户,我们就没有饭吃!”这句话挂在青岛港网站首页醒目的位置,成为青岛港人的经营理念。 

  对货源的极端重视在常德传1988年走马上任青岛港务局局长(青岛港前身)之时,已初现端倪。当时的青岛港毫无腹地优势可言,北有大连港、秦皇岛港和天津港锁住东北和华北腹地,中有上海港、宁波港把守长江三角洲,只有胶东半岛可以做青岛港的腹地,但近在咫尺的日照港和烟台港有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这种格局决定了如果青岛港安于现状,一旦国家停止下达计划运输任务,港口将面临衰败的命运。 

  上任伊始的常德传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转型,打破过去按计划坐等货源的经营方式,提出“960万平方公里都是青岛腹地”的战略,成立全国沿海港口中第一支揽货队伍,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30多个办事处,在全国12个城市开通海铁联运直通式运输,以弥补先天不足。 

  这是对青岛港的“一次脱胎换骨的精神洗礼,青岛港十几年来进行的核心业务调整、市场结构和港口管理机制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都是以此为核心,以市场为取向展开的”。常德传评价。 

  现在,陆向腹地仍然是制约青岛港迈向国际大港的重要因素。青岛港最主要的陆上煤炭资源地为鲁中、鲁北、翼中、晋中南及石太线周边地区,集装箱的箱源半径范围包括山东、豫北、翼南、晋中、陕、川,并通过新亚欧大陆桥,连接中亚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利用程度不高,沿黄经济带经济发达程度也远逊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带,使青岛港的陆向腹地的货源支持力明显不足。专家测算,2002年上海市的进出口总值达726.5亿美元,江苏省702.97亿美元,浙江省419.6亿美元,广东省高达2211亿美元,这就使上海港、深圳港的本地货源生成量十分丰富。而山东加上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甘肃、青海和新疆七省区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仅830亿美元,差距十分明显。 

  陆向腹地的不足迫使青岛港拓展海向腹地。青岛港在1990年代中期提出做国际集装箱中转大港,近年来目标更是明确具体,做东北亚的国际中转大港。常德传为此先在港口布局上先走一步棋,将港口重心移至胶州湾西海岸,总投资近70亿元建设前湾一期、前湾二期等一大批港口项目,并在2001年全面启动前湾新港区。 

  由于前湾新港区优越的硬件设施和自然条件,加之超前开发建设,比沿海港口提前了三到五年,吸引了航运巨头的眼球。马士基亚太地区首席执行官毫不掩饰对与青岛港合作的强烈愿望:“我们期待这个项目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期间我们和有关方面一直保持着对话。” 

  如此,常德传水到渠成走第二步棋:与世界航运巨头合资,即引资,更重要的是引进了技术和市场,将国际集装箱中转货源拉过来,逐渐消除青岛港陆向腹地不足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这正是常德传特别看重四方合资模式的原因,7月21日也被青岛港定为永远值得记住的重大历史时刻。 

  在寻求前湾二期与三期合作的外资行列中,还曾闪现过李嘉诚的 
影子。在去年上半年举行的山东香港招商周上,李嘉诚表示愿意在山东省包括青岛港在内投资500亿元--这将打破李嘉诚投资港口不越长江以北的惯例。 

  和记黄埔在长江以南的港口投资可谓春风得意,1999年以来参与经营了包括深圳盐田港、上海、北仑、厦门等九家港口的集装箱码头,李嘉诚此次北上也意在前湾集装箱码头项目,而且圈内外呼声甚高,山东省也相当看重和记黄埔投资港口。但渐近2002年岁末,和黄合资青岛港的声音渐行渐远,在年初中远和马士基身影闪现之后,和记黄埔投资的声音就彻底销声匿迹。 

  “和中远、马士基相比,和黄最大的弱势是只经营码头,不能带来国际航线,满足青岛港引进市场的合资目的。青岛港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货源。你想想,引资建最好的码头,但引不来货源,钱(外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青岛市一官员道破和黄出局的原因。 

  常德传也明确表示,在集装箱码头的合作上,青岛港选择合资伙伴的原则是世界级船公司。 

  暗斗釜山港 

  没有多少人知道,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只是青岛港的近期目标(2005年完成),在青岛港当家人常德传的宏大构想中,把青岛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一举跨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六强行列,这才是他真正奋斗所在。 

  北方的天津港和大连港,已经悄悄从常德传的主要竞争对手行列中划去。“前几年青岛港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与国内沿海港口的竞争上,那么建设东北亚的中转港,就是要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港口展开国际性竞争。”青岛港的实际表现也支撑了常德传的宏大构想:2002年,青岛港超过宁波港成为国内第一大矿石进口港,接卸进口原油2300万吨,其中中转原油560万吨,两项指标均居国内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341万标准箱,在国内仅次于上海港和深圳港,比天津港多100多万标准箱,比大连港多200多万标准箱,北方国际航运中心雏形已现,实现这一目标指日可待。 

  韩国的釜山港是东北亚最大的港口,自然成了青岛港的挑战对象:2010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要达到1000万标准箱,而釜山港包括现在新建的集装箱港在内,到2011年,集装箱装卸能力仅810标准箱。铁行集团董事长斯特灵勋爵在成为青岛港的友好合作伙伴之后,对青岛港十分关注,认为青岛港“要认真地研究釜山港,取长补短,因为这是前湾港开展中转业务最大的竞争对象。” 

  中转集装箱已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据当地媒体报道,青岛港集团负责外贸集装箱业务的明港公司有关人员说:“与釜山港相比,青岛有很大的成本优势。釜山港去年(2002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三,而这其中大约有400万箱是来自中国内地,青岛港在争取这些客户时还是有余地的。”常德传也曾对这400万箱吞吐量青眼相加,在他看来,仅仅分流出100万箱的货源,就可以步入国际中转港的行列。 

  青岛港的“野心”引起釜山港的警觉,目前釜山港已设立了“中国中转货物招商企划办公室”,专门研究如何扩大来自中国的业务,同时在今年年初派出考察团赴青岛港“侦察”。 

  但留给青岛港超越的时间并不多。铁行集团董事长斯特灵勋爵就曾表示,青岛港要崛起为东北亚国际集装箱中转港,只有三到五年的机遇,在上海大小洋山港建成之前,前湾港是在中国大陆沿海开展国际中转业务的最好的港口,在此之后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公开的资料表明,整个洋山港总投资额达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商至少投入150亿元人民币,新加坡港务集团、招商局国际、中远太平洋等巨头已有意竞投。大小洋山港建成投产之后,由于和青岛港距离较近的地缘因素,将对青岛港的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构成较大的压力。 

  而青岛港的老对手也咬紧其不放。大连港宣布将在5年之内投资120多亿元进行港口建设,等于再建设一个现在规模的大连港。天津市则宣布投资273亿元用于港口建设,力争到2010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和青岛港2010年的目 
标完全一致。 

  常传德破解这一难题的基本手法是把青岛港建成“万国码头”,广泛寻求合资合作,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市场,融入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实现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常德传手里有一大把成功的案例,如与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著名船公司铁行集团、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中石化集团等世界著名企业共同成立了20家合资企业,这是常德传手中的王牌,而前湾码头四方合资项目使他又多了一张王牌。 

  关于青岛港 

  青岛港是具有110年历史的现代化国际亿吨大港,国家520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港口资产103亿元,职工16000名,为国内第二大外贸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本信息仅供用户参考 *
编辑:小何 欢迎投稿!
讨论:我有不同看法打印本页
 相 关 文 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