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
VIP会员专区
广告服务
在线投稿
首页
|
信息
|
市场
|
供求
|
产品
|
招商
|
价格
|
企业
|
会展
|
商城
|
科技
|
报价
|
周报
|
区域
农药
化肥
种子
尿素
复合肥
农膜
农机
植保
农资
外贸
港口
统计
分析
评述
预测
标准
图库
国际
政策
文 章 阅 读
返 回
信 息 检 索
国储抛胶引发沪胶大跌
更新时间:2003-10-13 23:37:57
文章来源:中国农资网
浏览次数:15219
据笔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国家储备局将于下周举行橡胶拍卖活动,公开向市场竞价拍卖储备现货胶源。据预测,拍卖储量为2-3万吨,拍卖底价则为13000元/吨左右。受此重大政策性利空因素作用,周五沪胶全线大幅下挫,盘中部分合约一度封于当日跌停,终盘各合约大幅收跌145-310元不等,全日总成交量增加至36万余手,持仓量为20万余手。
抑制胶价过度上涨
国家储备局此次橡胶拍卖活动,性质仍属于橡胶库存轮换。国家储备局收购和抛售橡胶,是根据市场价格处于过低或过高水平而采取的适度调控胶价的政策性措施。事实上,国家储备局此次橡胶公开拍卖活动,是执行国家橡胶库存轮换计划。尤其是在国内天胶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利多背景下,释放部分储备库存,以起到适度平抑胶价作用,保护国内用胶行业,尤其是保护轮胎、汽车制造商利益。
国家储备局此次橡胶拍卖活动,背景是国内用胶行业经营盈利缩减、亏损增加。事实上,由于原材料橡胶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用胶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显著缩减,部分企业甚至出现经营亏损。在此背景下,用胶行业向橡胶协会多次发出强烈呼吁,呼吁有关部门放开天胶进口配额、降低天胶进口关税,呼吁国家储备方面向市场投放储备胶源。在天胶进口配额将于2004年放开、进口关税也有望在明年适度下调的背景下,国家储备胶源投放市场,将成为抑制胶价上涨的重要措施。
短期内对沪胶构成利空影响
国际国内胶市胶价内低外高,国家储备抛售胶源以平抑国内胶价,成为维护用胶行业利益的有效措施。国际国内胶市产销区胶价不但居高不下,而且还维持单边上涨趋势。其中国际产区胶市现货胶价已上涨至120美分/公斤,由此完税进口成本将达到14748元/吨;销区胶市交割月10月合约期价为136日元/公斤,按照美元兑日元汇率1:109计算,则完税进口成本为15302元/吨。国内琼滇产区现货胶价则分别达到13790元/吨、13810元/吨,销区胶市现货胶价处于13800-14000元/吨高位区域强势振荡整理。由上述国际进口胶进口成本与国内传统胶市产销区现货胶价横向对比分析,则不难发现,进口胶进口成本高于国内传统胶市现货胶价1000元/吨以上。在天胶进口关税年内未能显著降低的背景下,释放库存胶源,增加国内天胶供应规模,满足用胶行业显著增加的用胶需求消费,已成为改善其经营状况的直接有效措施。
同时,国际胶市受制于供需关系整体偏多作用,产销区胶价大势上涨。中国不但不是橡胶出口国,而且还是橡胶进口国,因此国际胶市上涨趋势将无力改变。另外,国内天胶供应量的增加,也将有助于适度缩减用胶行业对进口胶源的依赖,缩减天胶进口规模,有助于国际胶市产销区胶价适度回落,从而降低进口胶进口成本。整体而言,虽然国家储备局抛售的现货胶源数量有限,抛售力度也有限,但由于国际国内胶市、尤其是国内天胶期现两市胶价均处于相对高位,对利多因素较为迟钝,对利空因素较为敏感,尤其是对国家储备抛胶的突发性的政策性利空更为敏感,因此国储抛售储备胶源在短期内对沪胶期市将构成利空影响。
后市可能进入技术性调整走势
国内储备方面抛售库存胶源,仍不能根本逆转国内胶市供需关系。国内胶市供需关系呈现供应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消费量的供不应求态势,国内天胶产量仅为55万吨,进口配额仅为85万吨,两者之和也仅为140万吨,国内天胶需求消费量则达到160-170万吨,供需缺口为20-30万吨。除增加进口规模、弥补上述供需缺口外,动用国内库存也是满足供需缺口的一重要途径。尽管如此,由于国家储备局抛售规模仅为2-3万吨,远远小于上述供应缺口,因此储备胶源将不能根本逆转国内胶市供需关系,即不足以逆转国内胶市、沪胶期市的中期上涨趋势;而仅在短时期内对国内胶市的上涨趋势作适度调整。由此意味着,沪胶期市后市将可能进入技术性调整走势,但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较小。
国家储备抛售胶源对沪胶期市仅能构成间接性利空作用。据分析,国家储备局所持有的储备胶源一般均为生产、进口时期超过两年的老胶,根据沪胶期市天胶实物交割制度,生产期限超过两年的老胶将不能重新注册成标准仓单。由此意味着,虽然部分国储现货胶源将通过竞价拍卖投放市场,但承接实盘的多方却难以将储备胶源抛售于沪胶期市。也就是说,沪胶期市库存量、注册仓单数量将不会由于国储方面抛售胶源而出现大幅增长,沪胶库存压力、实盘压力也不会由此显著加重。虽然上述国储抛售的老胶有继续流通于现货市场的可能性,但由于生产、进口时期较长,上述老胶进入用胶行业。直接被消费的可能性将更大。
* 本信息仅供用户参考 *
编辑:
小何
欢迎投稿!
【
讨论:我有不同看法
】
【
打印本页
】
相 关 文 章
暂时没有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