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种子市场 >> 正文 欢迎加入农资QQ群:16887988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后临储时代”种业迎来新动力
http://www.ampcn.com 2018-1-23 16:46:01  信息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7228

2016~2017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种子法》及配套法规实施等,让种子产业经历了颠覆式的冲击。展望2018年种业新格局初显端倪:去产能、品类优化、新技术“窗口”、服务社会化、中小型企业被边缘化和寡头时代来临,“后临储时代”中国种业迎来新动力,提升产业维度和布局正在进行之中。
  去产能仍在路上
  种子产能过剩局面严峻。
  2017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收获面积293万亩,同比减少28.54%,为近15年的最低水平;新产种子10.58亿公斤,同比减少27.75%。繁制新品种数量大幅增加,老品种制种面积急剧下降,2018年春夏播种子总供给量达18亿公斤以上。从需求看,玉米面积调减基本到位,玉米价格企稳回升,加上花生、大豆等价格下跌,预期2018年玉米面积将反弹,需种量在11亿公斤左右,期末库存将达7亿公斤。
  2017年杂交稻制种收获面积167万亩,同比增加2.69%;新产种子2.8亿公斤,加上期末有效库存1亿公斤,2018年可供种3.8亿公斤左右。从需求看,水稻最低收购价下降,可能导致种植面积小幅调减;常规稻继续挤压杂交稻,直播稻面积进一步扩大。预期2018年杂交稻用种总量2.3亿公斤,加上出口3000万公斤,期末余种1.2亿公斤。
  品类优化毛利率提升
  2017年在主要口粮作物稻谷、小麦面积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玉米非优势产区“镰刀弯”地区大幅调减玉米播种面积,实行“粮改饲”“粮改豆”,增加杂粮和豆类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花生、中草药材等非粮作物面积,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83亿亩,同比下降0.7%。未来2~3年,商品玉米的定价权会重新回归东北种植区,且养殖、深加工行业会逐渐形成规模与产业优势。规模化种植者更看重玉米的机械化效率,深加工与饲养企业更看重玉米的能量效益值。未来衡量玉米产品优劣的标准会变成效率与效益的结合。
  分子育种迎来“窗口”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修改,核心变化集中在:申请出具检测报告的技术检测机构由自主选择改为国务院委托指派;审批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集中。本次修改规范了转基因农作物的审批流程,为未来转基因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石。
  转基因玉米凭借抗虫和抗除草剂优势,作为饲用作物阻碍较小,未来商业化推广是大势所趋。据农业部和全国农技中心统计,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约5亿亩,玉米种子市值约280亿元,参考美国、巴西等转基因玉米生产国80%以上的渗透率,预计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空间可达200亿元以上。
  服务社会化是大趋势
  2018年是全国土地确权登记的最后一年。数据显示,2016年土地流转面积达4.7亿亩,超过家庭承包面积的35%。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农户是土地主要去向。
  2017年6月,农业部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用5年左右完成农村集体产权(特别是经营性资产)制度改革。财政部发布《关于在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通知》,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200个产粮大县,面向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
  目前,全国农业生产托管面积已达2.32亿亩,服务组织达22.7万个,服务农户3600多万户,涌现出全程托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农业共营制等托管模式。
  种业将进入寡头时代
  2015年以来,跨国农化巨头寻求抱团取暖的机会,开展了新一轮的兼并重组竞赛:陶氏与杜邦合并、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拜耳收购孟山都、巴斯夫收购拜耳等,全球种业格局重新划分。
  大批中小型企业退场,龙头企业的估值大幅提高,整合的步伐未曾停止。农业部种子局局长张延秋在2017年济南种子“双交会”上透露,6年时间种企数量减幅过半。部分是因为经营许可证到期,部分是因为资金链出问题,还有一部分是被兼并重组。
  “后临储时代”的新动力
  2018年,新型农企将展现出强大的优势,是中国农业的一大动力。“后临储时代”,种植业的影响因素叠加到一定程度,引起产业共振,使大农业商业模式呼之欲出。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未来的角度重新构建种业。
  植物新品种权成为市场中的一个热点。现实中,品种权侵权现象普遍。品种权侵权与伪劣种子不同,不是说种子质量不过关,而是指没有得到专利人授权。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一直是短板。虽然1997年就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年中授权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品种权保护依然存在问题:保护程度低,尤其对原始创新保护不够;授权速度慢;侵权人未得到应有处罚。
  破解侵权难题的要点是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分子检测技术、推行品种DNA身份信息标识制度等。应用新技术既可加快授权速度,还可快速查出侵权行为。同时,有必要对种子生产、推广实行全过程监管。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吉林省2021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2021-2-20
·2020年春夏播种子市场预测 2019-11-22
·亩产1365公斤!长江中游双季稻产量创新高! 2019-11-22
·回顾中国农药发展历程,思考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2019-11-22
·种子市场竞争尽显洪荒之力 ! 2019-7-19
·《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透露哪些关键信号 2019-3-14
·农药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公开征求意见 2018-6-26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 2018-5-29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