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际农药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世界杀虫剂发展趋势
http://www.ampcn.com 2005-12-2 11:13:53 浏览:

    1、杀虫剂新品种开发要求越来越高
    据报道,近年来国外农药开发的方向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杀虫剂尤其如此,具体体现为追求“三高”:安全性高,这不仅要求毒性低,残留低,而且要求能降解,无公害;生物活性高,新开发的化合物有效剂量大都是低用量;选择性高,几乎所有新品种都具有特定的作用方式,对靶标害物以外的作物、益虫无活性。这“三高”基于一个共同点,即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此外,在杀虫剂新品种开发中还要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2、生物源化学合成已成为新型杀虫剂开发的主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后,传统合成农药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使人们把开发思路逐步转移到生物源方面,加之现代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和生物科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更促进了以天然活性物质为来源的化学合成农药的发展。生物源化学合成杀虫剂是以天然毒素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改造和优化开发新化合物,这种方法的成功率相对较高,目前已成为开发新型高效杀虫剂的主要途径之一。如由烟碱、氯烟碱开发出吡虫啉,由鱼藤、鱼藤酮开发出哒螨酮,由吡咯霉素开发出溴虫腈等。
    3、高毒高残留杀虫剂将进一步受到限制
    随着世界各国对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高毒高残留杀虫剂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不仅禁用品种越来越多,而且禁用范围会越来越大。
    4、发展高毒杀虫剂替代品种的市场潜力巨大
    即将被逐步取代的农药品种总价值达90亿美元以上,其中高毒有机磷类、高毒氨基甲酸酯类分别为33亿、15亿美元。目前,国内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产量很大,按照“十五”规划,5个高毒品种(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的总产量要从2001年的12万吨削减到2005年的2万吨,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停用。另外,最近农业部又开始对氧乐果、甲拌磷、水胺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等8种高毒有机磷和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等3种高剧毒氨基甲酸酯农药作出限制。这将为我国发展高毒杀虫剂替代品种提供巨大的市场。因此,从现在起,我国农药行业一定要加大杀虫剂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工艺技术改进和复配制剂创新工作,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药效,为早日淘汰甲胺磷、涕灭威等高毒农药创造条件。
    5、高效低毒杀虫剂将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快,新产品不断开发成功,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如杂环类杀虫剂中的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氟虫腈、唑螨酯、吡螨胺、溴虫腈、吡嗪酮、乙螨唑等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虱螨脲、啶蜱脲、氟酰脲、双三氟虫脲、虫酰肼、甲氧酰肼、环虫酰肼、哒幼酮、哒氨酸刚、吡丙醚、螺螨酯等。由于这些新品种具有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生物活性高、对环境比较友好且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已逐步取代高毒有机磷农药而成为杀虫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中引入杂环结构和氟原子,使活性和速效性进一步提高,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6、生物杀虫剂的发展前景广阔
    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对开发生物农药的高度重视,使得生物杀虫剂不断得到飞速发展和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如抗虫棉、抗虫玉米和抗虫马铃薯等Bt作物的成功推出,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弥拜菌素、埃玛菌素等杀虫抗生素的开发成功,以及各种重组病毒基因的研制推广等。尽管目前生物杀虫剂在整个农药市场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只能作为化学农药必要的补充,但随着不断增加的法规要求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部分化学植物保护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为生物杀虫剂提供良好的市场机会。因此,可以预料,随着这类杀虫剂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改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杀虫剂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MAI农用化学品销售额逾越15亿美元大关 (2006-9-25)
·巴斯夫调高新产品销售额预测值 (2006-9-25)
·塔吉克斯坦农药产品市场蕴藏商机 (2006-9-4)
·美国发布有关杀虫剂Naptalam Sodium再注册合格决定的 (2006-8-18)
·美国环保局发出克百威禁令 (2006-8-18)
·美环保局决定允许继续使用31种有争议杀虫剂 (2006-8-11)
·拜耳新产品银法利进军粤蔬菜产业 (2006-6-28)
·拜耳开发的proline给谷类作物疾病防治带来灵活性 (2006-6-8)
·Nufarm将以新除草剂来强化它的葡萄园及果园市场 (2006-6-8)
·FMC开发的Aria杀虫剂可供温室作物轮作时用 (2006-6-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