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农药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央视国际:揭露农药造假的黑幕
http://www.ampcn.com 2007-5-24 11:16:26 信息来源:央视国际 浏览:

每年三四月份是农耕时节,农资产品需求量很大。于是一些不法商贩也趁机打起了农资的主意。记者了解到,在河北省的一些地方,有人在制假贩假,令农民叫苦不迭。

  永清县农民老金使用了在镇上买的杀虫剂后,五亩多棉花全绝收了。老金说,很多人都上过假农药的当。他的话得到了村上其他农民的证实。据专家介绍,生产假冒劣质农药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为节省成本降低有效成份含量;二是为加大药效添加高毒高残留成份。随后,记者和国家质检部门相关人员到深州东农资交易市场进行了抽样检查。

  经过检测,19件送检的样品有近九成存在问题。然而就是这样的问题农药,却大多打着“世界主流”、“专家推荐”的旗号,误导消费者。业内人士透露,过度包装、夸大药效只是吸引买家的小伎俩,制假售劣才是农民吃亏的真正原因。

  随后,记者走访了河北省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在沧州一家被国家四部委认定为重点新产品企业的农化公司,其负责人表示,不仅可以用自己的生产许可证及合法商标提供订货和代生产,还可以往国家认证的环保产品中掺加高毒剧毒成份以增强药性。衡水的一些厂家也存在类似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商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因为暴利,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几百。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2.2万件,货值3亿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关部门承诺,2007年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除了坚持严查严打,还会把辨假识假的“露天维权课堂”推向全国大部分村镇。

  这段时间《焦点访谈》栏目不断接到观众反应,说他们使用了伪劣的农药、化肥上当的事。大家知道,春耕关系到农民一年收成的好坏。每年的四五月份农民的目光就会投向农资市场,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种子、农药、化肥的效果通过要等到庄家长好了快收了才能看得到。所以农民选购农资的时候特别小心,然而还是有一些农民吃到假农药的亏。

  解说:老金住在河北省永清县,自家的5亩多地这些年一直在种棉花。去年春天,他从镇里的农资店买了一种杀虫剂,据说药效挺不错,是用来饱花饱果的棉花专用药。

  老金河北省永清县村民:我是下午打的药,当时因为天晚没拾掇完,第二天早晨我再回去收拾的时候,我一看叶子全耷拉了。

  记者:因为用假农药绝收的事在周围的村镇还有吗?

  老金:那肯定是有了。

  解说:眼看着棉花枯死,老金怀疑是农药出了问题,情况反映到县里,虽然得到了一点补偿,却改变了5亩多棉花绝收。老金告诉记者,因为农药吃亏受骗,在当地并不稀奇。

  河北省永清县村民:买了假化肥,当时连发票都没有,(出了事)能找谁去。就这么着等过完年使了以后,再种地的时候,用了一年还这样。

  解说:采访的农民中不少人都吃过假农药的亏,专家介绍说,生产假冒劣质农药的手段主要有两个:第一,为了节省成本,降低有效省份含量。第二,是为了增强药效,添加高毒高残留成份。

  老金说,深州东农资交易市场是离他家最近的一个省级批发零售点。随后,记者和国家质检部门相关人员来到这样进行了市场抽样调查。记者看到,深州东农资市场上的店铺除了总经销就是加盟店,不时的有汽车把城乡摆放在街边的农药、化肥拉走。在一家名为“果树管理技术咨询”的店铺,我们向商贩询问有没有药效好的杀虫剂?听到这话,商贩说,买杀虫剂你们可是来对了地方。

  商贩:杀虫用这个效果好,这个各种虫子都治。

  解说:看到顾客进门,市场上的商贩大多都会热情的凑过来。在这家深州市农业科技咨询中心,商家说,自己卖的货不仅效果好,而且还是环保无污染的产品。

  商贩:你用这个微乳剂,这是没什么污染的,搁到水里不会发白,就跟没倒一样。

  解说:国家质检部门相关人员在深州东农资交易市场随机抽取了,包括了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19件样品。随后,这些样品被送往了农业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是怎样的呢?

  记者:这次送检的农资样品检测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国家质检部门工作人员:经我们检测,该产品金刚盲蝽瓢甲绝非法添加了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甲基对硫磷。

  解说:经过检测,19件送检的样品有近9成存在问题。包装上张贴着金刚盲蝽瓢甲绝和万虫绝杀字样的杀虫剂,直接添加了严重违禁的高毒成份。送检的农药样品有的说是世界主流,有的写着专家推荐,有的干脆打起了农业部的旗号。要不是送检结果是近9成产品不合格,半数以上存在商品标志误导消费、严重违规的问题,农民的确很难从包装上辩明真伪。王先生此前一直做农资生意,他向记者透露,过度包装只是吸引买家的小剂量,制假售劣才是农民吃亏的真正原因。

  王先生:主要是生产厂家还有经销商联合起来,从生产领域的老总,甚至销售人员,流通领域的经销商,这种造假的比例大概有70%到90%,从农药、化肥、种子,涉及的范围很宽广。

  解说:在农药上造假真的像王先生说的那样普遍吗?随后王先生提出,以经销商的身份带记者走访河北省的几个农药生产厂。沧州的这家农药公司是国家四部委认定的重点新产品企业,在农业部注册生产的是一种叫苦参碱的环保型绿色植物农药。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企业的负责人。

  河北沧州某生物农药有限公司:国家的(监督)力度就是,尤其是对农资这一块,化肥、农药、种子,不要卖假的东西。实际上农药假的太多了,这种无证经营的,就还有好多套证的,你看我就这一个产品,我其它的产品不生产。我就不做,我也不挣钱。

  解说:企业的负责人说,业内造假的事很多,自己却一直坚持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在接待室,我们看到了四部委联合颁发的重点新产品认定书和其它一些荣誉证书。据记者核实,这些证书并非伪造。然而当天晚上,这位负责人在电话里谈到订货加工的时候,他的态度却跟在厂里的时候判若两人。

  河北沧州某生物农药有限公司:保证药效好,咱们都可以做到。我给你加工,用我的技术和苦参碱的商标,用我的生产许可证号,你就加RV,加高氯,加吡虫啉、叮虫脒,这些都可以,它都是属于低毒的东西。如果说,你不用我的生产许可证号,敌敌畏这个东西确实效果好一点。再说你需要什么,根据你的需要加什么我都可以。

  解说:高氯、吡虫啉、叮虫脒都是毒性化学成份,绿色无公害产品中显然不能添加。敌敌畏是高毒高残留农药被国家命令禁止,一旦误食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试想如果水果、蔬菜都用这样的农药,食品安全怎能让人放心?消费者的权益又靠什么来保障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假冒劣质农药,厂家提供生产许可证和合法商标,代他人进行加工、生产、经销的,直接没收非法所得,吊销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农业部印发的200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指出,提供生产许可证和商标,代他人加工生产,私自改变产品成份,在产品中添加高毒、剧毒,是今年重点打击的对象。沧州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不但愿意用自己的生产许可证,以及合法商标,提供订货和代生产,还说可以往国家认证的环保产品中,掺加各种毒性成份。王先生说,除了添加毒性成分,甚至高毒、剧毒,有的企业和经销商还会通过降低含量,改变配方造假。在河北衡水,记者来到了另一家农药生产厂。

  河北衡水某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多菌灵你要多少,我能做多少。

  记者:吸引人一点。

  河北衡水某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我给你调颜色。

  记者:得便宜。

  河北衡水某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那就得动配方,用我们的生产许可证吗?

  记者:我没证,你让我上哪儿借证去。

  河北衡水某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的证,写哪个厂出的?

  记者:就说咱厂的。

  河北衡水某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那我再给你设计一种吧。实际上这个道理很简单,现在给你们订做,不管出哪个厂子,都得有利润,没利润谁干这个。

  解说:看来除了添加高毒的做法,降低成本是农药造假的另一个惯用手段,至于勾兑调色、分身变种则被造假者当成了吸引顾客的高招。

  王先生:为了降低成本,比如说生产50%含量的多菌灵,厂家可能会实际添加量只达到40%,甚至30%,有的还会更低,甚至含量为零的也出现过。还可以添加色素,改变产品的颜色。比如说,红色和蓝色,增加卖点,来吸引农民购买产品。

  解说:相对有效成份不足,钱白白打了水漂。添加高毒剧毒成份的农药,不但会烧死秧苗、毁坏生态,喷洒作业时,甚至会导致农民中毒,威胁生命。由于农资产品多用于农产品生产,假农药还威胁着市场食品安全,然而所有这些在制售假冒劣质农资者眼中,都赶不上金钱的诱惑。

  王先生:如果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生产某类产品,正常利润可能只有10%、5%,如果通过这种造假的模式来生产的话,可能利润就会达到50%、30%,甚至是百分之几百。

  解说:面对这样的暴利,市场抽样的结果是近9成产品不合格。生产厂家添加高毒,降低含量,提供代证加工也就不难解释了。

  陈传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秘书长:农资制假售假每天都在变换手段,等到出事了,再去送检,再去维权,既费钱,又费时,而春耕生产往往是误一时就误一年。

  演播室主持人翟树杰: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2.2万起,货值为3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除了农民上当受骗后的切肤之痛,就是造价售价者的违规违法。为了能让农民们学到一些识别真假农药、化肥、种子的知识,2007年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除了要坚持严查严打,还会把辨假、识假的露天维权课堂推向全国的大部分村镇。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今年前五个月东莞农药价格上涨 (2007-5-24)
  ·央视国际:揭露农药造假的黑幕 (2007-5-24)
  ·农药说明书应该标注解毒方法 (2007-5-24)
  ·中国农药市场分析 (2007-5-24)
  ·我国农药市场的特性分析 (2007-5-24)
  ·农药常“换装” 农户常“受伤” (2007-5-23)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2007年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7-5-23)
  ·高毒农药有了替代品 (2007-5-23)
  ·4月份农药产品继续快速增长 (2007-5-23)
  ·一生产假劣农药厂家被查处 (2007-5-23)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