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内的氮肥市场风云变幻,9月国内即将进入用肥淡季,国家又出台新的高关税政策,生产企业对今冬化肥销售和生产有所担心,流通企业对氮肥市场走向格外关注,市场观望情绪比较浓,众多生产企业陷入“两头受挤”的困境之中。针对这种市场情况,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于九月底及时召开了2008年氮肥行业营销工作会议,在会上,与会代表交流目前市场情况,探讨当前化肥限价和出口关税政策,建议政策适当放宽,共同谋划企业下一步发展。
成本VS限价——肥企头上的“双刃剑”
从今年初开始,化肥价格就在一片你追我赶中不断攀升。过高的肥价让农户难以承受,据一些基层经销商介绍,许多农民今年不再使用尿素和复合肥,而是改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碳酸氢铵,而根据云南省农业部门调查,今年上半年全省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低浓度肥料用量同比增长10%左右。
在农民抱怨肥价过高难以承受的同时,生产企业也备受成本上升的煎熬,原料供应紧张以及价格不断攀升使得化肥成本居高不下。有统计资料显示,自2007年国家放弃对煤炭价格监管以后,化肥用煤价格暴涨。特别是今年以来,煤炭价格飞涨,今年8月份化肥用原料煤到厂价比去年底涨价近一倍,燃料煤涨价在1.5倍以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主要产肥省份8月份的平均原料煤到厂价已由2007年底的800元/吨上涨到1500元/吨,每吨上涨了700元,多数煤头企业尿素成本达到2100-2200元/吨。据氮肥工业协会介绍,氮肥行业利用煤为原料的尿素产能占全国尿素总产能的68.2%,这样的成本上涨早已接近或超过了国家2006年规定的1500元中准价15%的幅度上下浮动的限价标准,企业内部很难消化,只能转移到下游的用户身上。
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的限价政策,从2006年国家制定1725元的限价政策至今,虽然化肥成本价格随着煤电气价格的不断上涨翻了几倍,但化肥限价的中准价仍未做调整,这给企业执行限价带来了难度。甚至有企业不讳言“在业内已逐渐开放的化肥市场中,限价令执行难度较大,加之上游原料涨价的无法抑制,化肥限价形同虚设。”也有龙头企业直言,目前限价以及淡储等几个政策同时发生作用的情况,实际上是扭曲了市场运行规律,现在肥企遇到的一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市场恢复到常态的过程。
即便现在化肥市场价格上涨争议较大,还是有很多观点认为化肥的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薛三省认为,成本的大幅增加对下半年尿素的较高价位运行形成一定支撑,如果化肥价格大幅滑落,厂家将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目前化肥限价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他建议国家应该放开化肥价格或提高中准价格,以缓解企业的出厂压力。同时国家还应考虑增加化肥用煤的重点合同和运输框架的计划量,通过控制煤炭价格,抑制氮肥成本的继续大幅度上升,山西丰喜肥业和江苏恒盛化工等企业也都对此持相同观点。
同时也有行业协会意见表示,目前氮肥市场的下滑趋势,部分原因是因为已到用肥淡季,加上出口限制所导致流通企业对化肥氮储的观望态度所造成的。但从宏观角度来看,现在氮肥行业原料价格仍旧很高,而且可能会因为国家煤电政策的调整而进一步调整,此外天然气的调价呼声也很高,所以在煤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气头企业成本有可能会上涨的情况下,氮肥价格仍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建议有远见的企业应在氮肥价格还算适宜的时候应该适当进货。
出口PK淡储——争夺国际话语权与资源守护的博弈
伴随整个化肥行业表现出的限价和成本上升的矛盾的突出,化肥市场也有了反应,企业明显表示对下半年氮肥市场的担忧,市场出现波动。自国家9月1日出台了对尿素等氮肥类出口加征150%的新关税政策出台后,更是加剧了市场的下滑趋势,很多企业纷纷表示,出口税率的提高加剧了流通企业的观望态度。
鲁西化工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国内的化肥市场已经出现了待售和待购的搏弈,市场在日益浓厚的观望中僵持不下,这种观望不仅体现在经销商上,也同样体现在生产企业。目前企业的轮番降价形成一种“越降越不买,越不买越降”的怪圈。对此,氮肥协会和一些企业呼吁大家要共同努力、携手合作,使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能自乱阵脚,形成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受损。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张学农表示,因为中国氮肥市场总的产能比较大,占到全世界产能的三分之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既是世界氮肥的供求影响了中国的供求,中国的氮肥行业市场变化和政策取向也影响了世界的氮肥价格。中国的氮肥出口价格从去年的400美元涨到今年的800美元,如果中国正常出口,国际市场可能就不是这个趋势。而淡储政策似乎也违背了正常规律,前几年由于国家淡储和出口政策相互影响,旺季价格低淡季价格高,正常的氮肥储备无法开展,而现在的氮肥市场则是受全球氮肥形势和国家出口政策的影响运行到常态。他建议在目前氮肥市场形势严峻,行业重组的情况下,实现工商紧密合作,强强联合解决目前淡季市场的不景气,重新树立中国氮肥市场的信心。
尽管多家企业老总都呼吁能让今冬氮肥适量出口,但也有观点认为企业在赢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中国氮肥的国际话语权。天盟农资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长莹表示,中国化肥市场不可能完全与世界市场隔绝,这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应适当放开出口。但出口的同时,必须意识到中国尿素的出口其实是资源的出口,是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出口。尽管中国的尿素产量占全球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但在出口市场上并没有话语权,这一点中国必须反思。所以他认为国家应该对出口加以引导,企业也应有社会责任,必须要思考如何提高中国尿素在世界尿素市场上的地位,而不仅仅是出口赚钱。
氮肥工业协会对今冬氮肥出口市场表现出的情况也另有打算,“虽然从去年年底,为了出口关税的问题,我们就一直不停的向发改委、财政部反应,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今冬协会并不打算再提交报告要求出口。”氮肥协会会长刘淑兰解释说,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今年淡季的资源量并不多,如果再出口的话,明年春耕用肥就会紧张,作为协会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解读国家政策,但出于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的考虑,明年在适当的时机可能会建议国家适当调整关税政策。同时他们也承认,今年化肥一直都在高价运行,主要是成本拉动的原因,但是出口的影响也不可回避,这种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内资源量的影响;二是对市场信心的影响,一旦能出口,流通企业信心就足了,即使价格高也敢买,而现在则是持观望态度,这对今冬的淡储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心态VS政策———寻找突出重围的破解之道
尽管现在行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但大多数企业对未来的氮肥市场还是充满信心,纷纷为下一步行业发展出谋划策。河南心连心公司副总王乃仁认为目前的化肥市场确实面临挑战,但也有机会。因为国内外化肥价格的巨额差距,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以及现在世界粮食危机都给化肥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即使单从化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现在行业各方面抵抗能力增强也使得化肥市场充满希望,但在现在市场波动行业整合的情况下,企业自身要调整好心态,切不可进入恶性竞争的圈套。陕西渭河化工也建议虽然目前市场情况比较混乱,但厂家要调整心态不要恐慌,以免造成下游经销商的恐慌,造成市场震荡。
对此,氮肥协会积极表示将会尽最大努力为企业提供帮助,但也要求企业稳住市场,做好淡储工作,同时建议国家将淡储向生产企业倾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能够进行正常的区域布肥储备,保证春播追肥农业用肥。并且表示如果今年下半年,市场出现疲软,将会以行业的名义向国家申请短期专项贷款,以解决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的困难,保证淡季生产正常开展。
对于目前氮肥行业面临多重压力,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也表示,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作为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生产资料,政府对行业的发展情况不会放任不管,国家相关部门正密切关注并积极和协会、生产企业联系以制定相关政策,努力维持行业的健康发展。该官员同时指出国家出台化肥相关政主要是建立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作为第一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化肥企业立足国内市场策,积极开拓海外资源,保证国内化肥供应,同时还要发挥市场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好产、供、需各方关系。化肥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内外并举、发展改革、配套促进的过程,在保证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国家将出台平衡政策扶持化肥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