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决定调高部分商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根据该《通知》规定,自2008年12月1日起,草甘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5%调高至9%。这是为了帮助企业渡过困境、提高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而推出的一项利好政策。按理说,政府这一片好意应该引起草甘膦行业的一片欢呼声才对。然而,据记者了解,现实却并非如此。对于提高草甘膦出口退率政策的出台,行业内莫衷一是。
回顾草甘膦市场的走势,2008年可以说草甘膦生产企业的大喜大悲年。草甘膦是全球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原药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自2006年直到今年4月份,草甘膦走出了一条令人错愕的持续上行路线。由于前期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生物能源的优势得到体现,全球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加上全球最大的草甘膦制造企业美国孟山都公司大幅减产,导致国际需求猛增,订单如雪片般飞向中国,国内草甘膦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价格节节高涨:从2006年底的原药3.1万元(吨价,下同)开始飙升,到2008年4月份达到顶峰,创下了10万元的天价,国内草甘膦企业迎来了“暴利时代”。可惜好景不长,从5月份开始,草甘膦价格出现了下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农药市场进入下行通道,草甘膦更是一路领跌,价格以平均每月下跌一万元以上的速度迅速回落,目前已跌到2.6万元左右,已经低于多数企业的成本线,企业生产面临亏损。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极度疲软,来自国际市场的订单寥寥无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草甘膦行业迎来了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及时雨”,令困境中的众多草甘膦企业又看到了一线生机。那么,为什么对于这样一项惠及所有草甘膦生产企业的退税新政,行业里仍有众多不同的声音呢?
中国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日前在浙江省农药工作会议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缘由。“草甘膦市场的大起大落,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无太大关联。其根源还在于,国内草甘膦企业的盲目扩张和过度竞争。近年来,由于草甘膦价格一路走强,国内出现了新一轮的投资扩产潮,不仅老厂抢上新的生产线,稍有实力的非草甘膦生产企业也纷纷涉足,甚至连一些原来非化工领域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关注、投资兴建草甘膦,这绝对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过热现象,结果必然是行业新一轮的洗牌,国际金融危机只是加快了洗牌的进程而已。”
据悉,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约90万吨的草甘膦原药年生产能力,而我国就拥有将近60万吨,但目前全球每年的市场需求仅50万吨左右,即使今后逐年有所增长,也远远达不到产能增长的速度。从全球来讲,草甘膦已经处于一种严重过剩的状态。草甘膦价格从5月份开始下降,到11月份跌至谷底,国内已经有相当一批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那些新进入的草甘膦生产企业,由于技术基础薄弱,成本高企,已率先走向亏损,有的被迫停产,如果再持续一段时间,必然会有一批企业淘汰出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虽然残酷,却无可避免。国家提高草甘膦出口退税率,使草甘膦出口价格进一步降低,国外客户受到低价吸引也开始发来订单,那些原本由于无利可图而停掉的生产装置,因为重新拥有微利而启动起来。
从表面上看,政府的利好政策是挽救了一批企业,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却未如真正有实力的品牌企业所愿。对他们来说,更迫切的希望是通过新一轮洗牌,淘汰掉一批技术层次不高、搅乱市场秩序的竞争对手,达到净化市场、拨乱反正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不能太长,否则受伤的将是整个行业。而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令那些原本已处于淘汰边缘的企业再次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行业洗牌的过程非但没有加快,反而被延长了。这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未必是好事,真正捡大便宜的外国经销商。
一些品牌农药企业认为,其实不仅仅草甘膦,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已经成为我国整个农药行业的一个顽疾。提高农药行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退税率这种手段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无法解决长远问题。为此建议:政府应该首先从理顺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管理入手,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积极推进大企业和优势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重组,促进强强联合,培育和扶持出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只有这样,我国农药行业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