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肥企期待国有收储“亮剑”


农资网 2009年1月8日 11:18 【
 2008年12月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上海参加网盛生意宝与中国贸促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国际精细化工展”间隙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采访并表示,就化肥业面临的困境问题,该协会仍在不断向中央反映呼吁。政府也在考虑一系列救助政策,涉及化肥储备、化肥价格改革等。

  尽管他并未言明改革的具体内容,只是表示,“目前储备的量还很不够,储备方式也不尽合理”,但弦外之音显然是指向对化肥业有着重大意义的国有收储制度。

  果然,话音刚落,国家多项化肥改革措施赶在年关前“重拳”击出。

  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后宣布了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积极调整结构,适当控制磷肥、氮肥产能,加强钾肥资源勘探开发建设;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适时将所有化肥出厂价格及除钾肥以外的一般贸易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取消对化肥生产流通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完善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推进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化肥流通领域,鼓励和扶持发展大型化肥流通企业;加强进出口调节,完善化肥储备调控,今冬明春化肥淡储量要达到春耕用肥的20%以上等。

  “上述政策的初衷就是行业松绑和价格改革。”李志坚指出,化肥从限价到不限价是整体价格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步骤,也可说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这回终于拿下了”。

  在他看来,不限价对行业发展有好处,首先是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在市场经济下,需求大,价格就上去,企业效益就变好。“但目前的情况是,需求大时,企业效益也上不去;需求小了,企业效益更往下走。”

  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当前化肥行业的困难时刻,行业松绑会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这些政策的目的之一是加强化肥行业整合。在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之后,以供求关系为主导的价格机制能够加速淘汰行业内部落后和低效的产能。”徐文峰举例称,1997年时尿素市场接近饱和,但2000年之后尿素产能却依然加速扩张。在化肥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及时引入市场定价机制,易于淘汰这部分落后的化肥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国务院化肥新政中首次加入了关于完善化肥储备调控的描述,李志坚认为,其实质就是透露了一个国有收储的信号。

  “原先的淡储本质上是商业储备,而现在国家想将化肥和粮食一样进行国有收储,这样也可合理调控价格。当企业价格低的时候,由国有来收储;价格高时则可以抛出。”李志坚说,“这样一来,化肥就与很多大宗商品一样可以进行调控了,对行业自然有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化肥业采用的是商业淡季储备制度。从实施4年多的效果看,该制度由于以企业储备、政府贴息、市场运作、自负盈亏为原则,经营性、市场化特征比较明显。但由于和企业自身利益直接挂钩,集中招标、集中收储方式容易引发市场的异常波动。遇到2008年化肥市场这样的巨大波动,商业储备就无法有效抑制肥价上涨。

  “事实上,去年的淡储工作并不到位,流通企业为获利而出口了不少化肥,国内化肥储备的预定目标没有实现,而化肥不足也影响了今年的春耕生产。因此,在又一轮淡储来临之际,国家政策必然会强调进出口的调节与储备调控之间的关系,政策落实将有利于市场供求的稳定。”张志宏说。

  而在徐文峰看来,目前国内淡储的积极性仍不够。如何处理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如何保护国内化肥供应和化肥企业,仍是个难题。“但无论如何,国储要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就必须摆脱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必须与农资直补相结合。”

  “如果化肥储备由国家统一来做肯定有利,至少储备量能够得到保证。”张志宏告诉本报记者,经销商因资金紧张,从自身利益考虑,觉得无法盈利就可能不做储备了。但国家做的话,强制执行的力度就大得多,这能有效减缓价格波动。而且,当国有储备量下达后,相当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订单,厂商也敢开工生产。如果都在观望,肯定影响生产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收储与此前业内提出的中央化肥储备计划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但当时,关于建立中央化肥储备制度的建议也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有人认为,中央化肥储备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与国家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符。

  “如果由中央统一调配,关键在于亏损谁来承担,何况现在的化肥价格到没到底还不知道。随着油价的回落,生物质能源需求下降还会进一步冲击全世界的粮食价格。当农业受冲击后,又如何支撑高价化肥?”在贺炜看来,非市场化的手段还是要慎用。

  最后,在完善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方面,徐文峰认为,这条措施如果落实好了就是对化肥企业的最大利好。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是一种保证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的机制,可以让农民能真正根据每亩地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要购买化肥的量。

  “在国外,俄罗斯和印度等国都是这样做的,这也正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的保证。”徐文峰表示,此举对稳定和提高农民使用化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化肥业的健康发展。

  显然,随着国务院化肥新政的颁布,一场事关行业全局的大变革已露出冰山一角。无论改革大船驶向何方,可以肯定的是,化肥企业去年下半年的绝望和彷徨已成为过去,希望之星已冉冉升起……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