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险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盈利模式单一再加上原材料上涨、销售不畅、库存过大等问题使国内众多中小农药企业都将面临困境。农药企业谋变求发展将成为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
开展兼并重组,促进行业整合
就内因来看,开展企业并购是企业适应变化及时谋变的需要。对于被购并的企业来说,被大企业收购可以起死回生。“我不想让厂子死在自己手上。”安徽省皖西益农农化厂负责人张从德的话恐怕是很多中小农药企业的高层对目前形势的担忧。
对于大企业和优势企业来说,如果我们大力开展企业并购,就能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购能给企业带来市场权力效应。企业的纵向并购可以通过对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和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活动,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凭藉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企业通过并购形成规模庞大的组织,使组织内部的职能相分离,形成一个以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市场体系。
当前,农药品种重复、分散、效率低,农药企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单体规模小,适应不了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如跨国农药企业先正达集团2010年农药销售收入88.41亿美元,而国内农药百强企业总销售收入也才77.65亿美元。因此,只有通过行业的洗牌和整合,才能提高绩效,摆脱困境,这也是一个增速提效的手段。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
为什么在今年国产杀虫剂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跨国农化企业的市场销量能保持稳定,并且效益大增呢?不得不说,外企高科技含量农药用量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国内化学农药的用量。虽然进口农药的价格普遍比国产农药贵一倍,但使用进口农药减少了打药次数,无形之中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农村劳动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进口农药因省工省时而备受青睐。
目前,国内生产的农药品种有260多个,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只有20多个。大部分农药品种都是仿制产品,利用国外过期专利或不受保护的专利。所以,我们要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逐步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的同时,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在实践中,应重点推进产、学、研农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发出一批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从而占领市场。
改变盈利模式,强化管理创新
从国际农药产业发展规律看,行业利润正在由制造原药向成品制剂和销售渠道转移。国内一些较大的农药企业大部分仍停留在化工品制造商的水平,改变盈利模式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大多数企业从事的是“买与卖”的简单国际贸易,例如出口草甘膦的整体价格始终维持在接近成本的水平上。我国农药品牌价值应带来的利润则大量流失。我国农药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急需造就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国际品牌,以提高农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