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农资网
网站导航
账号 密码
位置:首页 >> 化肥市场
小碳铵企业三关难过不如早关掉
时间:2007-6-15
小碳铵企业何去何从,在近一段时期化肥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与碳铵企业相关的政府、环保、安监等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多年从事碳铵生产和行业管理的专家,以对小碳铵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些官员和专家共同的观点是:小碳铵企业下决心关闭才是根本出路。原因很简单,小碳铵企业有3关过不去。                          一是节能减排关。节能减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央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小碳铵生产企业都是耗能大户。煤耗、电耗居高不下是小碳铵企业的共同特点,跑煤、跑车皮是每个小碳铵企业负责人的必修课。同时,小碳铵企业也是污染大户。一位长期从事环保执法工作的官员告诉记者,小碳铵企业的'三废',特别是废水和废气,在当前生产和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达标排放。以前,一些碳铵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有的地方政府或为了保持企业稳定,或为了收取税费,对这类企业实行地方保护所致。但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如果再保护这些小碳铵企业,地方的节能减排指标就会完不成,会直接影响到一些官员的政治前途,那么关闭小碳铵企业自然是这些官员的首要选择。一位环保局的官员私下说:'如果治污不力真要拿掉官帽,关闭小碳铵企业那是绝对的。'二是安全生产关。近一段时间,小碳铵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一位安监负责人告诉记者,安监部门一直以来对小碳铵的安全生产问题非常头痛。一方面,这些企业生产特点是高温高压,重大危险源多,有些企业处于闹市区,发生安全事故后影响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企业安全投入小,设备陈旧,安全隐患多。特别是许多小碳铵企业被一些民营业主买断后,其中许多业主不懂技术,不注意设备的更新改造,盲目追求高产量,追求经济效益,直接威胁安全生产。一位受雇于某小碳铵企业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这家企业的私人老板对安全生产基本不关心,只关注产量,工人工资按产量计算,工人为了钱拼命地生产。如果按正常的标准,许多小碳铵企业都拿不到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前为了发展和稳定,有些地方的安监部门不得不网开一面。但几乎所有安监部门的有关官员都对记者明确表示,这种'面'以后不会再开了。                          三是产品结构调整关。时至今日,不少小碳铵企业还在做着以调整产品结构来延续企业生命的梦。但记者调查表明,这个梦恐怕也难圆。原武昌县化肥厂从事20多年生产的厂长告诉记者,许多小碳铵企业也认识到了单一产品是没有出路的,也加强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但结构调整往往局限于联产甲醇,或副产液氨,或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企业的主业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一旦碳铵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所调整的产品由于能力有限,将不能规避风险。尤其是联产甲醇,对企业煤炭的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脱硫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煤质不好、硫含量高、脱硫问题没有解决好,合成氨联产甲醇就是死路一条。结构调整的不配套,所形成的结局往往是,投入的资金越多,经营形势越恶化。原武昌化肥厂就是很好的例子。从1998年起,他们先后上马了1万吨联醇、1万吨精甲醇、1万吨甲醛项目。应该说,这些项目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脱硫问题,联产甲醇装置不能正常生产,甲醇合成塔最短一个星期换一次触媒,最长一个月换一次触媒,企业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最后被迫破产清算。这位厂长特别提醒,现在有些理论上成熟的技术在一些管理不严格、工艺不优化、设备不配套的小碳铵企业根本行不通的。                           对小碳铵企业来说,这几个关没有一个是可过的。因此,接受采访的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才众口一词:小碳铵企业下决心关闭才是惟一出路,早关早主动。
[ 上一条] [ 下一条] [回主页]
版权所有:农资网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豫B2-20040053
服务热线: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