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农资网
网站导航
账号 密码
位置:首页 >> 化肥市场
二铵虚高“影子价” 农民应对“老主意”
时间:2007-9-20
陕西关中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秦朝修建的“洛惠渠”至今都在为当地的农业灌溉发挥着重要作用。渭南和咸阳市场是关中平原最重要的肥料市场,高效优质肥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陕西农业种植和肥料销售的核心市场,各厂家在这里的销售价格和营销策略影响着陕西全省的肥料市场行情,同时这个市场上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知名肥料品牌,已形成全国肥料市场缩影的功能。所以我们对关中平原秋季二铵市场的关注和分析或许具有一些借鉴意义。   从目前关中市场上二铵产品的历史性高价位来看,这个价格是虚高的。价格是供求关系的现实的、最终的反映,目前关中市场主流品牌64%DAP的批发价已达到2800元/吨左右,但市场疲软,有价无市,这就说明这个价格是虚高的。从此次涨价的原因看,根本的要素都来自国际市场。原料猛涨是其一,供求关系巨变是其二,这种变化导致了国际二铵的高位价格,而国内市场目前的二铵价格只能说是国际价格在国内市场的巨大“投影”。虽然世界经济的潮流是一体化,但中国农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是处于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两个世界”。那为什么不是两个价格呢?说白了是国内磷铵生产企业在应用价格因素调控销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影子价格又是实实在在的。   面对目前的二铵价格,经销商难接受,农民用户不认账,但企业的价格策略是不会改变的,剩下的就是农民如何应对了。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几年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陕西关中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已占到耕地面积的70%以上,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加深,使农民在农业投入品上的投资更加理性、谨慎。   根据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一份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显示,一般来说,那些以获取收入(相对于自己消费而言)为目的的农户,在生产决策中追求利润,他们会根据往年的生产资料使用情况做出成本分析。以粮食为例,自营型农户每亩作物上化肥施用量为46.19公斤,而经营型农户施用量为42.11公斤。此外,在经营风险面前,那些“风险规避型”农户,其每亩作物上化肥施用量为46.77公斤,而那些“风险偏好型”农户化肥施用量为40.57公斤。这一结果说明,农民参与市场越深,他的“风险偏好”越强,在化肥投入上越精细,而“风险规避型”的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宁可增加施肥量来保证产量的“厌恶风险”行为。记者在陕西关中对农户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   随着种植结构的变化,渭南地区经济作物占到了70%以上,周至猕猴桃产区,有的村子农民全年收入的90%以上来自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教会了农民精打细算。渭南农资公司张胜才告诉记者,经销商都在期盼低廉价格的替代肥料出现,而农户已经行动了。他们开始用小氮肥、小磷肥替代二铵,或者选购57%含量二铵或复合肥。当地农户告诉我,现在他们种植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化肥投入的预算,比如小麦玉米算一档,每亩肥料就是在80-90元左右,棉花猕猴桃算一档,每亩肥料400-500元左右。超了怎么办?不会超,投入是想好的,实在买不了,肥料品种、牌子我总可以换吧,这叫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   在如此高价的二铵面前,经销商和农民站在了一起,他们说,毕竟农产品的涨价幅度远小于化肥的涨价幅度,农民种地也要算成本和投入产出比的,在大田粮食作物上施用如此高成本的化肥很不划算。其实目前这种局面也正是市场形势和生产企业价格策略的必然。   当然,经销商还是表达了对二铵市场的长远希望。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市场毕竟是每家磷铵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磷铵行业产能过剩已成现实,做好国内市场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持适量出口规模有利于磷铵企业做强做大,但过度出口势必影响国内的供需平衡,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加大了政策调控的压力。如此高价的二铵无疑削减了部分二铵市场份额,使复合肥和普钙扩大了销售规模。面对当前和未来多变的磷铵市场形势,他们希望每个厂家都应该想方设法保证重点市场和重点经销商的货源供应,在立足国内的前提下兼顾海外,才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上一条] [ 下一条] [回主页]
版权所有:农资网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豫B2-20040053
服务热线: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