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化肥产业结构调整是主线,到 2020年实现化肥减量增效,营养均衡、效果稳定、吸收利用率高的水溶肥料,尤其是液体肥料,发展空间最为广阔。”2015年接近年底,在山东济南市举办的“2015年水溶肥发展研讨会暨水溶肥分会工作会”上,鲁西化工集团水溶肥公司总监郭志福告诉记者。在诸多利好条件下,水溶肥产业如何“迎风起舞”?我国水溶肥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突破的方向在哪里?本次会议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经销商等200多人参会。
现状:
借力水肥一体化迎来飞跃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面积大幅增长,目前已达4亿亩,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了广阔空间。2009年水溶性肥登记标准出台后,搭乘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的东风,我国水溶性肥产业迎来飞跃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上马水溶性肥项目,产销量逐年攀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1日,在农业部登记的水溶肥产品数量达6545个,同比增长20%。其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1383个,占21.13%。目前国内水溶肥生产企业约2000多家,年产能约700万吨,年产量约310万吨。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认为,水溶肥具备肥效高、见效快、省人工、能耗低、污染少,便于添加微量元素和增效剂成分等优点,加之继续推广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因此这股东风不会停歇,今后水溶肥产业仍会保持快速向好的发展势头。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介绍,水资源缺乏、肥料利用率低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瓶颈,而推广水肥一体化,是实现控水减肥的关键途径。 2015年年初,农业部推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在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的具体措施中,重点提到“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1.5亿亩、增加8000万亩”的目标。据水利部编制的《全国现代灌溉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将达到6.96亿亩。
问题:
快速发展存隐忧五大瓶颈困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水溶肥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的问题也不少。
产业布局散、企业规模小。顾宗勤介绍,目前我国水溶肥企业有很多种类型,但大部分为二次加工型的中小企业。在产品认知度上,进口产品知名度占绝对优势。
研发基础薄弱,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多数企业产研没有有效结合,在缺少科学合理配方的情况下,盲目推出新产品,影响水溶肥肥效的发挥。市场缺少主导品牌,新上企业缺乏底蕴,传统肥料企业转型不畅。
产品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由于市场上种类很多,加之监管不到位,造成质量优劣不等、价格高低不等,假冒伪劣充斥,农民难以分辨,导致市场换乱。
价格偏高,相关设施发展滞后,抑制市场需求。水溶肥肥料生产、运输、包装和农化服务的成本较高,且施肥机械和设施严重滞后,因此目前多应用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限制了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据中国化肥信息中心调查,国内水溶肥经济作物消费占比约为71%。
产品标准严重滞后。目前,涉及水溶肥料的有5个农业行业标准和1个化工行业标准,多是2009年制定的。近年来随着产业快速发展,不少业内专家提出标准因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产业现状和市场实际需求。例如,氮磷钾含量要求过高、腐殖酸检测标准亟需细化、需增设有机水溶肥标准等。
方向:
成立行业分会规范引领发展
会议同期召开了水溶肥分会成立会议,通过了《管理办法》,并对水溶肥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讨论。同时推动成立了水溶肥专家委员会,聘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问刘淑兰等17位专家为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以推进我国水溶肥研发、科学施用及推广工作。此外,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现行水溶肥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专题论坛。
“成立行业分会,围绕关键问题举办专题论坛,就是为了整合行业资源,搭建集聚平台。特别是新组建成立的水溶肥分会,要在整合资源、服务企业、行业自律、配合政府调研决策等方面发挥作用,引领和规范行业发展。”顾宗勤说。
发展壮大水溶肥产业,科技是支撑,企业是关键。来自金正大集团的张强建议,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集中力量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着力降低生产能耗,研发价格低廉的液体肥料包装材料,并逐步建立包装回收体系。同时,培育一批具有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整顿规范行业秩序是迫切之需。顾宗勤建议,一是抓紧完善水溶肥产品标准,打造质量监督体系;二是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三是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市场,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鲁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成当选了水溶肥分会首届会长,他提出要推动成立产业发展联盟,研究解决水溶肥发展中的关键共性问题,如储运设备、施用技术、高效配方、喷滴灌设施选配、农化服务队伍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