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磷肥
9月开始,我国化肥市场正式进入秋储时节,照以往经验,上到生产厂家,下到经销商、终端农户,都会为大田冬小麦、果树能顺利过冬,变得忙碌起来,但事与愿违,虽然备肥时节悄然而至,但蜂拥拿货热情却并未被如期点燃,相反,磷肥厂家装置开工不升反降,让人费解。
说到旺季装置开工下滑,我们不能否认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2016年G20峰会9月4日-6日在我国杭州召开,所以自8月份以来,国家环保监察小组,便对周边高污染行业进行严格把控,不少磷肥企业迫于环保压力,或降低装置开工,或直接临时关停。湖北、江苏、山东等地,环保监察人员逗留时间长达1月有余,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秋储工作的开展。
影响一件事情有客观原因,也就必定会有主观因素。小编认为,主因更多来自于下游需求面,内、外需求双双失利。内需主要体现在用量同比下滑显着,外需则主要体现在价格出现较大跌幅,使得出口供货商产销倒挂,接盘积极性降低。首先从内需层面分析,截至目前,磷肥秋储已基本结束,但据市场相关人员介绍,本年磷肥秋销量仅达去年6成。原因来自多方面,但关键还是终端农产品价格偏低,诸如俄小麦出口实行零关税、全球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等来自宏观及政策层面的消息,持续做空中国粮食价格。外加今年各地自然灾害较多,农民收益较低,继而减少对化肥的采购热情。外销无外乎出口,就金银岛资讯对6-8月我国磷肥出口监测数据显示,总量相差并不明显(就磷酸一铵来说,2016年6-8月,出口总量为58.96万吨,相较去年同期的75.66万吨,同比下滑22%;磷酸二铵方面,2016年6-8月,出口总量为221.85万吨,相较去年同期的220.38万吨,同比涨幅0.67%)。但价格方面,无论磷酸一铵还是磷酸二铵,都出现比较大的降幅,拿2016年8月磷酸二铵中国港口离岸均价来说,由460美元/吨FOB至310美元/吨FOB,跌幅达150美元/吨,当前供货商走货价格折合出厂已不足1700元/吨,这也成为经销商消极怠市的关键原因。
如此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促成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多方面的,价格、政策、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2016年化肥秋季市场悄悄开始,又悄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