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快速接轨。对农资行业而言,中国企业羽翼渐丰,逐渐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在全球化肥市场激烈碰撞,国际化肥企业重铸格局的当下,中国化肥企业正以学习的心态和竞争者的身份加入游戏。
化肥出口
用品质征服国际市场
近年来,国内化肥产能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国产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基础肥料以可靠的质量和稳定的供应能力,始终受到国际市场好评。在南亚、东南亚、南美,在日本、加拿大等高端市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化肥的身影。
2016年3月,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宜昌新洋丰收到澳大利亚农业部颁发的出口澳大利亚化肥供应链一级资质证书。新洋丰认为,既是对公司实力的认可,同时也对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盈利水平。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国际与国内产能过剩的加剧,传统肥料的出口之路越发艰难。在此背景下,中农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产品上开拓创新,研发出质量过硬、深受市场好评的新型肥料,并且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将产品远销美国、巴西等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肥料的“质造”能力。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副总裁张旭宏表示:“对于中农集团来说,下一步将注重经营国际化业务,在集团出口业务和出口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办事处、代理处,提供完善服务、扩大国内品牌影响力。”
此外,国内龙头农资流通企业安徽辉隆集团以直销模式走出国门,将销售柜台延伸到海外,并在澳洲建立了分公司,为流通企业国际化探路。
资本输出
构建国际化战略布局
产品出口只是参与国际市场的最基本形式。在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资本积累,中国化肥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单纯输出产品,而是主动选择海外并购,希望以行业多元化、产业全球化、技术高级化战略打破现有发展僵局。
2016年7月,金正大集团出资1.1亿欧元收购德国康朴公司100%股权,中国化肥行业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顺利完成。可以说,这一标志性的收购为后来者提供了成功样板。对于中国化肥企业而言,国际化进程主要受制于品牌和渠道。而对外并购可以在短时间获得海外渠道,为全球扩张铺平道路。同时,把欧洲先进的特种肥料技术引进中国,有利于提升化肥利用率,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先进农业技术在中国的普及推广。
通过收购康朴等国外企业,金正大在欧洲拥有了本土化技术、品牌、团队和营销渠道,对金正大在产业链延伸、产品线丰富、服务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品牌塑造等方面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酝酿多年的国际化战略完成关键一跳,跻身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也为中国面临挑战的农业和走向全球的化肥行业开启了转型新通道。
国内化肥生产巨头湖北宜化集团也计划在非洲建设化肥企业,预计在未来5—10年将其打造为主要产品输出地。同时,宜化还将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工厂,让“走出去”战略持续推进。
跨国合作
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对于中国化肥企业而言,跨国合作有利于企业快速获取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产品技术研发实力,有利于学习对方的管理经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掌握境外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针对我国钾肥供求缺口大的突出矛盾,到国外勘查开发资源、建设中资企业海外钾肥基地,成为解决我国钾肥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以中农矿产、四川开元、云天化中寮、中国水电矿业(老挝)钾盐有限公司为首的海外找钾“第一梯队”一直为此不懈的努力。其中,四川开元集团于2008年在老挝寻找钾资源,同时成立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进行开采和加工钾盐矿。目前,老挝开元氯化钾产品已经销售至越南、马来西亚、印尼、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家,同时也反哺国内市场,增强了我国钾肥进口的话语权。
国内化肥工业娇子云天化集团在国际化发展上也不甘落后。2015年底,云天化与以色列化工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由云天化提供优质廉价的原材料,以色列化工帮助云天化引入技术及管理层面的创新,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促进转型升级。这次合作是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的结合,对促进云天化集团全面深化改革、改善资产结构、加快云南磷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农资企业身处国际化发展的春天。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中国化肥企业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主动开展境外合作,把国外的品牌优势与中国的成本优势对接,为国产优质农资产品的全球输出打通道路。从中国全球化竞合浪潮中,我们既可以读到中国崛起的强烈信息,也需要提醒自己:全球化是一场强者的盛宴,赶赴盛宴的时机很重要。对国际市场来说,中国人唱主角的大戏就要到来,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历史大幕拉开的瞬间能够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