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企业已经着手化肥冬储工作,各种刺激经销商进货的措施相继出来。然而今年化肥冬储价格不降反升,面对目前肥料价格上涨的形势,多数经销商展表现冷淡,甚至有经销商声称静观其变。众多经销商对表示,化肥价格上涨虽是利好,但对冬储的影响或许并非好事,很可能会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
价格走势仍不明,经销商静观其变
目前肥价上涨,但多数经销商认为行情不具持续性。化肥冬储的意义是在淡季能购买到低价肥料以备明年开春时有货可以供应大量需求。然而,在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很多经销商在近几年冬储连续亏本,连利息都没有赚回来,且现在因为供大于求,经销商不再担心春季用肥高峰期没有肥料可卖,所以冬储意义不大。
佛山某农资经销商表示,厂家想要经销商冬储购肥,但是实行的优惠政策有限,主要以打折为主。在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厂商也要考虑自身的利润空间,所以厂商实行大幅的优惠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以往冬储期因需求量减少化肥价格一般都会下降,而今年价格提前上扬确实“反常”,经销商们纷纷表示“看不懂”,面对市场强大的不确定性,大多数经销商为降低储货风险,并不会增加今年的储货量。
广东封开好天年农资总经理黎水清表示,去年冬储亏损严重,今年整个化肥市场依旧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现状。尽管目前肥料价格上涨,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利好刺激并不大。黎水清表示,今年没有冬储意向,并认为厂商不会做出较大的优惠政策。
广东粤海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盛也表示,目前肥料价格确实在上涨,但是经销商还是要考虑到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尽管是价格上涨对冬储是一个利好消息,经销商也不敢大量储货。
冬储风险大,看不到未来
近几年化肥行业深处“寒冬”,经销商冬储化肥并没有获得可观的收益,有的经销商甚至因冬储后价格大幅下降而亏损,宁愿选择春季用肥高峰期时根据即时需求进行采购与销售。广州市番禺灵山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梁满根认为,对于明年化肥价格是否会上涨很难预测,因为这与下游农产品的销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农产品价格上不去,农民的种植意向就不高,对化肥的需求也会减少。
广州芬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麦碧玉表示,冬储并不适合目前市场化的肥料产业,因为存在着两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一方面是冬储期的肥料价格也有可能下跌;另一方面是等到来年春季用肥旺季时,下游的需求不大导致肥料价格难以拉升。为了避免这两方面的风险,麦碧玉认为根据即时的需求和价格变动来进行销售比冬储更加灵活。
相比提前备肥,许多经销商更加青睐于即进即出。目前的行情是,种植户购肥多处于观望状态,化肥整体供过于求,导致渠道商出货缓慢。因此,传统的提前备货操作实行困难。业内专家认为,接下来,备肥用肥的周期将被大大缩短,周期将被压缩成一个星期之内。对于渠道商而言,这将降低仓储成本,资金操作更加灵活,控风险能力加强。而对于上游厂家而言,这种快进快出的备肥方式,将加大企业的压力,没办法提前生产,生产计划有可能被打破,资金将十分紧张。上游厂家和渠道商都应积极清理库存,适应快进快出的节奏。
进口肥价低,卖国产肥压力大
从传统的冬储来看,华南地区经销商进货以国产肥为主,经销商在此轮冬储多处于观望状态,也有部分原因是目前进口肥价格持续低价,如果国产肥料继续上涨,那么从生产到零售各级流通环节的加价后,国产肥零售商的肥料和目前低价的进口肥料相比,就失去了价格优势。据了解,目前高含量复合肥(17-17-17)的价格上涨较快,已增长200元/吨左右。
在华南地区,进口化肥的价格一直是国产肥料的风向标,进口化肥价格下调,原本国产肥很有可能将随之下调,但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国内肥企不得不通过涨价来转移成本。这样一来,进口肥价格下调,而国产肥价格上涨,这让国产肥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陈盛表示,如果国产复合肥的出厂价为3000元/吨,经过各级经销商再到最后的零售商,价格可能会涨到4400元/吨,这个价格和目前一些影响力较大的进口肥料价格相比,其实是差不多的。这无疑增加了零售商在市场上销售时的阻力,挤压了零售商的利润空间。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9月中国进口矿物肥料及化肥55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1%;进口金额达17.40亿美元,同比下降34.7%。如果我国肥料生产原料成本持续高企,优惠政策又陆续取消,那么我国化肥生产成本将不断增加,无论在出口还是内销,竞争力比起进口肥都处于下风。
梁满根也表示,在珠三角等地区,进口肥的市场竞争力更强,所以今年冬储经销商虽看到价格上涨,但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所以最好保持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