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一个热词瞬间就引爆了整个农资界,那就是“涨价”!
前天在郑州,碰到一位包装界的朋友,他说最近雾霾天气爆表,国家对污染环境企业管理得严格,大型企业限产,小企业停产,加上很多农药生产企业年底备货包装需求量上升,这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现象。
以前都是原材料企业把货送到我们厂里,我们验货了才付款,如今呢,先打订金过去,还不一定排到你需要的型号,没有一点调整的余地,稍一犹豫,就被同行抢走了。
按这位朋友的说法,如今的包装材料及年底生产费用的涨幅已经突破了50%,前几天看朋友圈,广州某家包装企业表示,如今他们企业包装箱的涨幅已达100%。
来说说我们的农资产品,很多上游生产企业也整天嚷嚷着要涨价。其中尿素涨幅最猛,从最低的1240元/吨,涨至如今的接近1600元/吨,加上复合肥企业也摇旗呐喊,说环保压力太大,运输费用上涨,现在不订货明年就可能没货可订,现在不订货明年就要涨价等等,这让很大一部分农资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抛开环保因素及运输费用增加因素,尿素的涨价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回归,1240元/吨的价格(应该还不是出厂价),已经让很多企业选择了停产,甚至倒闭,其中就包括着名的安徽三星尿素。如今的涨价更像是一种假象,除了让人坐立不安之外,从目前来看,并没有形成抢购的现象。
明年农资涨价是肯定的,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抛出最少暴涨30%的理论,我也相信明年农资会涨价,但我更愿意理性地看待问题,毕竟,这是个供大于求的市场。
“供大于求”并不会因为环保的压力、并不会因为路费的上涨、并不会因为通货膨胀的到来而有所改变。
但明年的农资产品生产成本增加那是肯定的,但随着雾霾天气的消除,在春耕开始前环保压力会有一定的缓解,国家也明白,环境需要大力治理,但也不会一刀切,这会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说这次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谁的影响最大,小编认为一定是农资生产企业。而最终为这次间歇性涨价买单的人,也一定是农资生产企业。
在涨价幅度没有超过利润红线时(草甘膦等常规产品除外),谁也不敢带头涨价,所以就一定会出现大企业拼实力,小企业拼情怀的现象。
目前有很多企业面对市场摇旗呐喊,说缴纳冬储款的客户保证不涨价,不缴纳冬储款的客户就不保证不涨价。首先从冬储款这一块,生产企业就为目前的涨价买了单,而今后农资生产企业还会不会继续为涨价买单,这依然取决于农资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