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许多文章、很多销售人员都在说肥料涨价的事情,黎叔总感觉怪怪的,忍不住也来冒冒泡,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是什么情况。也许受地域影响及见识低所以不一定能有代表性,不同观点欢迎分享,快过年了,砖头呢就请不要扔了:农资人怕受伤、怕痛。
1.该涨?
确实,有厂家朋友10月初就讲尿素磷铵钾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了些,生产环节呢近来环保方面也抓得严,一些地方产能收到制约,理论上,该涨,可实质上当时大家都在观望,谁也不敢首先去涨:万一别人不涨或涨的幅度更小,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这销售工作就太被动了。这看似该涨的价格一直拖到年底才有一点儿小动静:几十百把块,呵呵,开句玩笑还不够口水钱。
2.拿什么来涨?
常听农资人讲生产肥料、卖肥料的比买肥料的还多,肥料品牌让人眼花缭乱,目前实际肥料实际产能和肥料实际需求究竟有多大,估计谁也说不清,但是产远远大于销这个是不争的事实,其内在品质抛开假大空的牛皮和泡沫后实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异,严重同质化且共大于求的情况下,凭什么来涨?
3.基层认可度?
做农资,都知道现在不单纯的是卖产品了,以前靠冬储吃差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基层经销商也对价格疲倦和麻木了,能混得起走的经销商对那点儿可能上张的价格并不十分敏感,况且,终端的价格空间相对宽裕些,百把块的幅度不一定能打动人。都知道市场绝对的不缺产品,即使涨,在经济大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能持续多久?够不够资金利息?后期价格下滑砸手里了怎么办?在没用十足把握下基层有能力的经销商并不愿意去过多押货,即使有些进货,除正常进货外有些也是因为刷脸卡的缘故;有些一场订货会号称多少多少吨的,可最后实际落实的呢?敢晒晒吗?涨起来难啊。
4.涨的时机。
大的方面近年农产品价格低迷,无论如何都对种植者的投入积极性造成影响,很多作物施肥水平下降,这肥料用量能省就省;小的方面来说,现在很多种植户都喜欢用时才购农资,而今天寒地冻的,有几个用肥的?现在的种植户不到用肥时有几个愿意掏真金白银的把肥料拿回去挡着自己?大面积的春耕,数数指头还早得离谱。而这个时机往年是冬储降价的时间,连低价的冬储都兴趣不再的经销商会因涨价而定货?
5.运输真的那么难吗?
有些厂家人为现在不进货,以后用肥旺季到来时受运输等因素影响会出现问题,这个太一厢情愿了,近年国家大力发展各种交通道路,使得物流通畅,黎叔所在的号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好像近几年没咋听说过因运输而无肥可卖的,其他地方估计也不会太难吧;即使铁路慢些,哪个地方没几个肥料厂应急?选择多的是,一个电话给厂家,汽车一天就搞定!
黎叔无意于否认厂家涨价,只是觉得正常的价格变动用不着那么的虚张声势,前几日有个厂家业务员跑来吼他们近期任务完成得如何如何的,收了几大个亿,呵呵,有那么多跑出来干啥?吃醉了啊?
建议厂家还是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和服务,别把农资经销商当傻子、当猴耍!也建议好事媒体多一些淡定和从容,毕竟,市场经济下价格波动太正常不过了,大惊小怪有失风雅。
扯蛋完毕,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