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国有机肥市场交流会一届四次会议上,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理事长,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处长杨帆讲到:“农业部从来没有提过有机肥要100%替代化肥!”因此,有机肥全部替代化肥是炒作,是误读。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唐一林对有机肥行业的乱象进行了分析。
全国人大代表唐一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夕,就关于加强有机肥监管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农民用肥成本的建议提出了以下观点和建议:
观点:唐一林表示,当前阻碍有机肥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有机肥概念炒作,过度夸大有机肥功能。虽然国家在鼓励使用有机肥,但目前市场热衷炒作有机肥概念,人为夸大有机肥的功能,造成农民对有机肥功能概念的认识模糊,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用肥积极性。
2、包装卖点冗杂多样,难以形成品牌功能共识。部分有机肥生产厂家为了提高销量,将一种产品分为多种包装,每种包装策划一个卖点,改头换面形成一种“销售创新”。某些企业在同一个地区同时设多家经销商,每家经销商为了提高销量改用不同的包装来区分,极大降低了有机肥品牌的识别度。
3、缺乏价格监管,经销商哄抬利润,使农民用肥成本过高。经销商是现在有机肥市场销售的主要渠道,市场缺乏对有机肥价格的监管,使经销商的获利空间巨大,有的产品甚至能达到十倍的利润,致使农民用肥成本提高,极大降低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热情。
4、有机肥原料品种杂乱,生物质企业辅料转化慢。生物质企业辅料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量大、无病虫害、有机质高,但是由于市场混乱,造成好的有机质原料转化慢。目前很多有机肥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部分是利用了化工厂的废料的有效成分,这势必会给农民在使用过程中带来新的污染,降低土壤的有机质和农产品的品质。
5、有机肥鉴定监管标准过低。国家急需修改有机肥鉴定标准,仅仅用指标来衡量已经不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有的有机肥化验指标都合格,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起不到应有的功能和效果,有的甚至还造成土地减产或绝产。
建议:
1、建议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检测次数。加大违法惩治力度,严格控制包装,杜绝虚假宣传,对于纯属概念抄做的厂家、经销商一律严惩。
2、建议国家出台新的鼓励政策,创新销售模式。建立生产厂家和农户直接对接新的销售模式,去掉中间商大部分利润,让老百姓用的起,且用的多,那样土地改良速度就会加快。
3、建议尽快为生物质企业的辅料立法。环保部门应出台规定将生物质企业的辅料确定为有机肥的原料。
4、建议修改有机肥行业鉴定监管标准。从原料配比到整个生产过程制定出明确的监管标准,不仅仅用指标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
对此,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有机肥所面临的的困境就是行业监管规范力度不强和农户的认可程度不够,有机肥价格较之农家肥毫无优势,农户难以从中获取效益,购买欲也就随之降低。“只有让农户降低成本增收盈利,农户才愿意加大农资投入力度,才会认可商品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