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12月19日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发布会之前,发改委还将召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等相关政策。最新启动的全国碳市场首批仅纳入发电/供热行业。
相关分析师表示,电力、水泥、玻璃、钢材、化工、炼焦、化肥都是煤炭的下游行业,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进入倒计时,企业要把碳排放权作为资产来管理。企业实施碳减排必然要增加成本,电力企业发电成本增加,或将促使电力企业将成本转嫁至上游煤炭企业和下游行业。
据悉,全国碳市场计划第一阶段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个重点排放行业。
碳市场是对企业生产中碳减排总量进行交易的平台。1998年,84个国家在京都签署《京都议定书》,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减排量要求最多,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通称“碳交易”。
目前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内有两种交易类型,为总量控制配额交易和项目减排量交易。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已试点近6年。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从2013年起,北京、重庆、上海、天津四个直辖市,广东、湖北两省及深圳特区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每个试点都已经完成3次或4次履约。截至9月30日,7个碳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量1.97亿吨,累计成交额45.16亿元。
根据统计,电力行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预计35亿吨,占该行业排放总量的74%。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较大,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39%。
目前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市场碳价上下波动,大多时间维持在每吨30元左右。国家发改委副司长蒋兆理曾表示,现阶段企业付出的碳排放成本较低,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200~300元每吨的价格才能让企业感受到碳排放的压力。未来,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中国碳市场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根据《“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据悉,2016年、2017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有关工作的范围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