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当前化肥生产形势应予关注》报告称,由于成本推动和境外输入,近期国内化肥价格同比上涨较多,建议有关部门适时调整政策取向和调控力度,为化肥行业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近期,国际市场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为防止化肥资源外流,国家对化肥产品以及大部分原料出口加征特别100%的出口关税。同时,国家还出台范围更宽、管理更严的价格政策,限价范围从政策实施之初的部分企业生产的尿素产品,扩大到除钾肥之外的大部分化肥产品。
不过,有化肥企业反映,在实际执行中,化肥出厂限价等调控政策刚性较强,落实较好。而优惠政策方面,除免征增值税等政策落实较好外,其它政策弹性较大,落实有难度,如化肥用煤价格根本无法落实。他们认为,当前化肥价格调控强度,大于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力度,企业维持生产经营的难度加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年初在南方部分地区冰雪灾害叠加影响下,2月化肥产量增速降至1.8%的低谷;3月化肥生产恢复性反弹,产量增速达到12.9%的水平;4月随着新调控政策出台,产量增速又降至4.14%的低水平;5月生产形势继续恶化,产量增速降到2.9%,成为过去两年排名第三的低水平。这除了有汶川地震的连带影响,主要还是生产经营环境恶化,部分企业难以承受当前限价水平、减产退市所致。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氮肥和磷肥价格相当于国际市场50%左右。尤其是氮肥产品尿素的出厂价格,依然采用2006年定价标准,每吨不超过1725元。但是,化肥用煤炭、天然气和电力价格迅猛上涨,煤炭价格翻了一番,成本超过1725元。在成本推动下,前5月氮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40.63%。磷酸二铵执行4100元/吨的出厂价,在目前原材料价格水平下,即使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的云天化、贵州开磷等大企业,亦难以承受。继2月份全国磷肥产量出现2.1%的负增长后,5月份再次呈现1.66%的负增长。
国家发改委建议,由于成本推动和境外输入,近期我国化肥价格同比上涨较多,有关部门要适时出台化肥限价等调控政策,但须把握好政策力度。与众多行业情况相似,化肥企业参差不齐、以中小企业居多。如果政策过严,使相当一部分成本较高的企业退出市场,虽然可以控制住价格,但是一旦化肥供给数量低于农业需求,影响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将对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企业退市、资金外流短时即可完成,若要使停产(转产)的装置恢复运行和资金回流,却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