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农药市场 > 正文

2008:农药行业非同寻常


农资网 2008年12月23日 10:30 来源:南方报业网 【
年初广东遭遇一场罕见冰冻雪灾,年末又遇全球金融危机,农药产业身处其中,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国家对农药行业的整顿力度加大,农药企业准入门槛提高,取消农药商品名,这些新政无疑会对整个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2008年,是农药行业非同寻常的一年。
  
  事件一: 药企准入门槛提高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3月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了新成立的农药企业核准资金最低要求。自2008年3月1起,原药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不含土地使用费),其中环保投资不低于投资规模的15%;加工、复配制剂(包括鼠药、卫生用药)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不含土地使用费),环保投资应不低于投资规模的8%;不再受理分装企业、乳油和微乳剂制剂加工企业核准;加工、复配制剂企业新增原药产能须重新核准。
  
  点评:
  
  当前农药市场混乱,与行业准入门槛低不无关系。因此,提高农药企业准入门槛,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无疑是规范农药市场的良策。一则,注册资金变高,可以让有实力的企业占领市场;二则,登记门槛变高,登记一个产品少则需一二百万元,投入增大,使企业不再轻易登记某个产品,促使流向市场的产品成为精品;三是环保审批,安检要求变严。然而,提高门槛只能对那些正规企业有约束力,而对于那些“山寨”工厂而言,门槛提得再高,也无关它事。因此,相关执法部门还应该加强执法力度,来净化农药市场。
  
  事件二: 草甘膦投诉“井喷”
  
  今年前半年价格一路飙升的草甘膦,给市场也带来了许多“晦气”——假冒伪劣产品曾横行市场,农民朋友不堪其害,对不良厂商的投诉一度“井喷”。市场上假冒“农达”、“金贵元”等品牌产品的“李鬼”出没,给用户和正规厂家造成不小的影响。
  
  点评:
  
  作为一个大宗农药品种,草甘膦在我国发展较为成熟,之所以今年出现假冒产品横行的局面,根本原因还是是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国产草甘膦出口,导致国内市场供应紧张,假冒伪劣产品才能横行市场。
  
  国内市场草甘膦主要以10%水剂为主,大多利用原粉和原药生产废水勾兑而成。随着今年草甘膦原药的一路飙升,企业通过勾兑原粉生产10%的制剂已经入不敷出,这使得原药废水也成为许多原药生产企业的“鸡肋”。而受限于高昂的环保处理费用,一些原药企业将这些废水低价销售甚至免费送给一些制剂企业。结果, 一些不法企业将原药废水就直接变成“10%草甘膦”销往市场,除草效果大打折扣,引起用户的恶评和投诉。而另一些不良厂商,则打起知名企业产品的主意,用大企业的桶装上廉价所得的原药废水,狐假虎威赚取高利润。有业内人士说,当一个产品价格像草甘膦这样高达天价时,农民朋友、主管部门可要警惕了。
  
  事件三:草甘膦价格像“过山车”
  
  2008年可以说草甘膦生产企业的大喜大悲年。
  
  由于前期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生物能源的优势得到体现,全球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加上全球最大的草甘膦制造企业美国孟山都公司大幅减产,导致国际需求猛增,订单如雪片般飞向中国,国内草甘膦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价格节节高攀:从2006年底的原药3.1万元(吨价,下同)开始飙升,到2008年4月份达到顶峰,创下了10万元的天价,国内草甘膦企业迎来了“暴利时代”。可惜好景不长,从5月份起,草甘膦价格开始下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农药市场进入下行通道,草甘膦更是一路领跌,价格以平均每月下跌1万元以上的速度迅速回落,目前已跌到2.6万元左右,已经低于多数企业的成本线,企业生产面临亏损。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极度疲软,来自国际市场的订单寥寥无几。
  
  点评:
  
  草甘膦市场大起大落,除了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草甘膦企业的盲目扩张和过度竞争。近年来,由于草甘膦价格一路走高,国内出现了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过热现象,不仅老厂抢上新的生产线,稍有实力的非草甘膦生产企业也纷纷涉足,甚至连一些原来非化工领域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投资生产草甘膦,结果必然使行业进行新一轮洗牌。只不过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洗牌的进程。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约90万吨的草甘膦原药年生产能力,而我国就拥有将近60万吨,但目前全球每年的市场需求仅50万吨左右,即使今后逐年有所增长,也远远达不到产能增长的速度。全球草甘膦已经严重过剩,一个微利时代即将到来。
  
  事件四:出口退税普遍上调
  
  11月17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决定调高部分商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涉及到农药行业的20多项千余种产品,除列入“双高”目录的产品外,几乎都包括在内。杀螨特、氯氧磷、草甘膦等的退税率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9%;三氯杀虫酯、灭螨醌、特乐酯的退税率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13%。
  
  点评:
  
  此次大范围上调农药产品出口退税率,目的是鼓励农药行业的生产,平衡农药产品淡旺季余缺,农药行业能够维持正常生产,能保障用药高峰供应。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上调和出口关税下调在增加农药行业收益的同时,将更有利于行业树立信心,维持稳定生产。但是,这项政策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当前正处于农药行业“烈火识金”之际,一批技术层次不高、搅乱市场秩序的企业正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退税率调高又把这一批本来有可能因亏损而退出市场的小企业救活了。
  
  事件五:贡柑急性炭疽病再暴发
  
  继去年炭疽病在“中国贡柑之乡”德庆暴发后,2008年3月底,一场来势更为凶猛的炭疽病再度席卷德庆贡柑,全县部分贡柑遭到不同程度的浩劫,导致一些情急之下的桔农砍掉了不少果树。病害肆虐,无疑给治疗性药剂咪鲜胺、预防性药剂代森锰锌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使得相关药剂一度成为最为畅销的杀菌类产品。
  
  点评:
  
  德庆贡柑急性炭疽病再度暴发,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启示。
  
  技术方面,病害防治并非简单的“脚疼医脚,头疼医疼”,而是应该有个全面的考量。因此,炭疽病的防治也需要考虑栽培管理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病害防治一定要以预防为主,病害一旦发生后再治疗往往为时已晚;而且,对口药剂施用应该掌握好防治适期,“好钢才能用在刀刃上”。
  
  应急方面,病害大面积连片暴发,已非独家独户所能控制,政府部门出面组织“统防统治”方可事半功倍;同时,农药执法部门一定要执法到位,以免因农药假劣而耽误防治适期。
  
  服务方面,对口药剂的生产经营者要尽可能地帮助果农做好预防工作。果农与农资企业之间可谓唇齿关系,唇亡而齿寒,如果整个柑桔产业毁掉了,农资企业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事件六: 商品名取消三步走
  
  2007年12月8日,农业部颁布了《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宣布将取消农药商品名,分三个阶段进行:从发布之日起不再受理新的商品名的申请;对于已经受理的商品名称、农药登记证,要在2008年7月1日之前进行更换,已经受理的农药商品名,生产厂家有半年过渡期,2008年6月30日前可以使用;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只要在保质期内就可以使用。
  
  点评:
  
  商品名禁用实施到位后,农药产品名称可由1.6万个减少到1700多个。这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竞争更加激烈,这样会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产品品种数量大大减少,选购农药相对简单。但值得一提的是,通用名不容易记住,所以企业需要加强宣传。
  
  事件七: 农药销量大缩水
  
  农药市场销量大缩水,无疑是今年农药行业的共识。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杀虫剂销量比往年少20%左右,杀菌剂销量比往年少10%左右,除草剂销量与去年持平,经销商积压了不少杀虫剂和杀菌剂。估计2008年农药用量总体比2007年下降10%左右。
  
  点评:
  
  今年农药市场比较低迷,主要是天灾所致。上半年广东省农业生产遭遇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是2月份长时间低温冰雪灾害天气,造成大量农作物冻死,越冬虫源减少,虫害发生比往年明显减少、减轻;二是5-6月连续长时间降雨、高温寡照,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而这段时间正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也影响了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事实上,除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影响之外,农户因收入受损而减少了农药投入也是造成今年农药市场销量缩水的原因之一。
  
  事件八: 淡储异常冷清
  
  农药施用淡季储存一些产品用于来年开春之用,这几乎是农药厂商的一项惯例。然而,这个惯例却在今冬出现了例外。由于农药原料价格及农业病虫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农药生产及经营企业在淡季生产、储备更多农药的意愿明显降低。谨慎、观望的心态笼罩整个行业。
  
  点评:
  
  买涨不买跌是生意场的普遍心理。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农药原药、市场消化量等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淡储不得不面临极大的风险,农药市场也是雾里看花,让人捉摸不透。此时冷静观望无疑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背景之下,已有美国一跨国公司对代森锰锌类药剂提价10%,而德国某大公司也酝酿各类产品全面涨价。这些大公司的异常举动无疑值得业界关注。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