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主要是指棚膜、地膜、畜牧养殖用膜等,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据了解,中国农膜产量已居世界首位,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农膜产量达96万吨,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6倍;实现消费量超过120万吨。
据中国塑协农用薄膜专委会不完全统计,全行业农膜生产企业1000多家,生产能力达200万吨以上,其中产能万吨以上的约60家。中国是世界上薄型化农膜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所生产的各种农膜产品门类齐全,其幅宽从0.5米-20米,具有长寿、流滴、保温、消雾、防菌、转光、高透光等功能的各种单层、多层复合棚膜,流滴、除草、增温、降解、防虫等功能的地膜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不乏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国情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产品的质量、技术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问题极须解决
开工率偏低
据中国化工报报导,目前中国企业平均开工率只有60%左右,与往年同期90%以上的开工率相差甚远。粗略统计,今年8-9月,中国农膜产量同比减少约50%。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农膜专委会理事长韩连贯介绍,今年上半年至8月份,原油价格快速攀升,农膜原料聚乙烯价格随之大幅上扬,增加了农膜的生产成本。由此,农膜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使用农膜的积极性受挫,导致农膜需求减少。而8月中旬以后,尽管农膜价格随着塑料原料价格直线下跌,但是经销商和农民受“买涨不买跌”心理支配,反而不愿入市采购,以致出现价格越是下跌农膜越难销售的反常情况。
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由于中国农膜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作坊式企业生产的劣质农膜冲击市场。据统计,中国农膜市场中,高档农膜仅占2%,中档农膜占20%,低档农膜高达78%;而发达国家农膜市场高档农膜占20%,中档农膜占50%,低档薄膜仅占30%。
高档农膜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其一,在中国1000多家农膜生产企业中,90%以上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对农膜的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慢,大多生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其二,今年塑料原料价格持续提高,高档农膜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甚至超出了农民的承受极限,其中高档功能性棚膜市场售价一度突破每吨2万元人民币。市场需求量下降,农膜生产企业只能被迫减少该类功能膜的生产,转而生产中低档农膜。
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也被认为是农膜企业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农膜专委会理事长韩连贵介绍,中国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农膜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出现短缺,企业经营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中国为稳定农资产品的价格,对农膜采取严格的市场监管和限价政策,另一方面,又对农膜的主要原材料聚乙烯完全市场化,使得农膜企业难以为继。而资金短缺,又将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农膜企业无法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经营不好的企业被迫停产,更无力研发生产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高档农膜。
据悉,农膜行业面临的种种困境已经引起国务院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视,《农膜行业准入条件》等有助於整顿农膜市场秩序的文稿正在等待批复。以后,农膜除继续享受增值税减免优惠外,还有望享受其他政策扶持。
而针对农膜行业发展现状,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会长廖正品指出,一方面,农膜行业要积极进行农膜产品的结构调整,改变产品单一、同质、低档次化的状况,加强技术创新,开发生产长寿、流滴、保温、消雾、防菌、转光、高透光等高档功能膜;另一方面,农膜的行业组织和企业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准备实施的农膜行业生产经营管理规定,治理整顿市场秩序,合理配置资源。
高性能环保产品将受青睐
农膜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多的份额,必须在开发高科技产品上下工夫,致力开发各种有针对性、具有多种用途的多功能膜。近几年来,一些有实力的农膜企业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农膜。
高透光性农膜
国产多功能棚膜在防老化、流滴、保温、防雾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透光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差距较大。最近由天津石化研究院和烯烃部合作开发的纳米高透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棚膜专用料(DFDA-9086),拉近了这一距离。
据中国石化新闻网报导,多年来,只有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才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能,但由于专利和生产成本问题,限制了工业化生产。而目前,农膜市场对透明性能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为此,天津石化研究院于2006年10月确立了课题“高透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棚膜专用料的研制”。经过两年的努力,最终开发出雾度≤10%的高透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棚膜专用料DFDA-9086。
使用这种高透明树脂专用料吹膜扣出的塑料大棚,与其他品种的薄膜相比保温性能高,春天和秋天使用该种薄膜时可不用室内供暖,并可延长作物的生长期2-3周,从而使作物增加产量10%-70%。因此,该专用料的开发将带来显着的社会效益。
可降解农膜
恰当采用高性能农膜,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绿色、环保、可降解也是农膜产业备受关注的话题。
农膜生产企业必须瞄准市场,生产适销产品。但是,在可降解膜产品方面,也有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中国南北方温度的差异,产品设计很难满足各地需要,可降解膜受环境地域影响比较大,特别理想的、有针对性的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液态地膜是近年来的新明星。据山东新闻网报导,在日前苏州市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山东科技大学研制的农业领域创新成果“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农业应用集成关键技术”一举夺得金奖。“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以富含腐植酸的褐煤、风化煤或泥炭为原料,用活化剂进行活化改性,将其中的部分腐植酸抽提出来,形成土壤所需的有机肥,再将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然后与各种添加剂、矽肥、微量元素、均匀混合制取,形成一种可以替代塑料地膜的新型农业资源。该液态地膜既具有塑料地膜的增温、保墒、保肥的作用,又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可将土粒联结成理想的团聚体,用后2-3个月自然降解为腐植酸有机肥,现场喷施造膜,对地形地貌适应能力强,省工省时。目前,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已在山东省平度市、莱西市、胶南市进行了花生、玉米和红薯大田对比种植试验,土壤表面喷洒液态地膜可提高地温1-4℃,蒸发抑制率30%以上,土壤含水量提高20%以上,作物生育期提前3-10天,每亩地使用成本仅10元钱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