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管制终成历史 化肥价格市场主导启程


农资网 2009年2月5日 1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2009年春节前夕,国内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改革终于尘埃落定,国家对大多数化肥产品的价格管制得以松开,对化肥生产商来说,若非自身经营不善,以低于成本价出厂销售的情景将成为历史。
  
  1月24日,正当人们忙碌“过年”之际,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68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推进化肥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
  
  唐坊供销社尿素价格松绑
  
  《通知》一共六条,其中最核心的是规定自1月25日起,国产化肥出厂价、除钾肥之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都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一并取消了化肥出厂价的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这意味着我国化肥价格体制的坚冰已被破除,国产化肥出厂价和进口交货价都不再受到政府指导价的限制,今后正式实行市场定价。
  
  国家政策的出台效果,已经迅速反映到市场中。
  
  “受冬小麦‘施青肥’需求的拉动,化肥市场已经启动。”2月4日,山东省高唐县唐坊供销社经理杨爱民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以尿素为例,厂家已经普遍涨价,近日出厂价达到1770元/吨,甚至与市场零售价构成倒挂。”
  
  这一价格水平,已经高于价改前国家发改委对尿素的出厂价限价。此前,国内尿素的出厂限价为1725元/吨。
  
  “近日,尿素的零售价合1770-1780元/吨。”杨爱民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化肥,都是在前期市场低迷时进的货,集中在2008年12月下旬和今年1月上旬,进货价比现在低。”
  
  据介绍,杨所在的乡镇目前每天尿素的销售量大约在100吨,比往年略多一些。杨爱民对记者说,虽然目前当地的春耕还没开始,但是按照农民的购买习惯,都是在小麦施青肥时将春耕肥一并购买。
  
  虽然现在比往年形势要好,但是对于全年的销售量,杨爱民表示并不乐观。“去年棉花大丰收,但是价格暴跌。由于出口不振,国内棉花市场过剩,今年农民种棉花的积极性明显降低。”杨对记者说,“只有在经济作物上面,农民才更舍得加大投入,购买更多的化肥。”
  
  “我2008年销售了大约2.6万吨,今年要达到这个量,估计会比较困难。”杨爱民对记者说,“但是现在看,无论是销量还是价格,都已启动,市场定价之后,化肥价格应会往上走一下。”
  
  市场化之路
  
  “以前化肥行业采用临时价格干预政策,只是控制住了化肥的出厂价,但是控制不住原料和流通环节的价格”。2月3日,山西天泽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处经理段海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取消化肥临时价格干预后,对当前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是重启了信心。
  
  实际上,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十多年来,中国化肥的定价方式历经变革,经过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临时干预、重拾市场化等数个阶段。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改进化肥价格管理方式,建立政府指导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化肥出厂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放开化肥零售价格。
  
  但是,到2004年时,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化肥的出口量也急剧增加。以尿素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化肥产量(实物量,下同)4163万吨,其中出口高达394万吨。
  
  同期国际化肥价格的上涨,让化肥出口变得有利可图。但是,化肥的大量出口,引起了决策层的警觉,一方面致使国内化肥价格大幅上涨,损害了农民利益,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规定化肥生产所用的电、气,以及铁路运输享受优惠政策,因此引致舆论批评,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受到了限制。
  
  在此背景之下,2004年,国家对实行市场调节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零售价格分别实行提价申报、差率控制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但是,2007年和2008年,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飞涨,导致化肥产品价格猛涨,国内化肥生产企业的出口动力被重新激发。大量出口,导致国内化肥价格再度迅猛上涨。无奈之下,国家发改委数度上调旺季化肥产品出口关税,用意明显,就是严禁化肥出口,首先满足国内需求。
  
  最终,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结束了这种猫和老鼠的游戏。
  
  国际原油价格在2008年7月攀上147美元/桶的价格高峰后,一路下跌到40美元/桶的水平上。这使国外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氮肥生产商成本大降,国际化肥市场价格应声下跌。
  
  2008年底的国内用肥淡季时,中国国内的化肥企业,出口已经无利可图。
  
  在出口之路得到封堵之后,氮肥的主要原料无烟煤价格坚挺,而失去国际市场的尿素价格却快速下跌,成本和售价开始倒挂,以煤为原料的化肥企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纷纷减产甚至停产。
  
  在国内产能充足,价格见跌的背景之下,价格改革的良机终于出现。
  
  在生产企业不绝于耳的叫苦声中,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业界期盼已久的化肥市场化机制改革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时,国务院确定了六项政策措施,被称为“国六条”。
  
  至此,决策层关于化肥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晰。在延宕一个月之后,2009年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通知》,随之下发。
  
  1月23日,商务部公布了2009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虽然有配额,但是除了钾肥之外,中国化肥的进口量却很少。”2月4日,安信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军对记者表示,“由于中国的化肥价格低,供求状况主要看国内市场。”
  
  《通知》显示,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实行的价格优惠政策,以及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