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化肥定价改为“市场调节”能否让企业真正解冻?


农资网 2009年2月12日 10:51 来源:证券日报 【

自1月25日起,国产化肥出厂价、除钾肥之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都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一并取消了化肥出厂价的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这意味着我国化肥价格体制的坚冰已被破除,国产化肥出厂价和进口交货价都不再受到政府指导价的限制,今后正式实行市场定价。

  新年伊始,国家新政策出台的利好消息带给化肥企业些许暖意。

  作为湖南省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的天润发展,企业所需主要原料是无烟煤,占总生产成本43%左右。煤炭资源紧俏及铁路运输紧张对以煤为原料的天润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生产经营遭受了去年一季度南方冰雪灾害和煤炭货紧价扬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化肥产品产量下降,业绩下滑。此次化肥价格的改革似乎给其经营业绩不佳的状况带来了一丝曙光,提升了企业的信心。不过,乐观之余,我们不妨冷静分析,前途真的就此光明了吗?

  农民篇:谁来埋单?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农民工大量返乡,并不是他们的自由选择,而是企业倒闭潮下的被迫后退。在更大的层面上,农民返乡并不意味着重归田园牧歌的悠闲生活,而是失业和困厄。2008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确实处于高位运行,并有进一步上升空间,但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和中间商的高额获利使农民从高粮价中获益甚少。根据农业部的调查研究显示,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五大环节,其中收购、运输、加工、销售等产后环节对最终价格影响很大。以西红柿为例,从寿光产地农民手中到北京超市再到市民手中要经过六大过程、33个发生费用的环节,每斤西红柿农民仅获利0.2元,而其他环节如批发商、超市零售商等共获利1.31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副教授认为,从这份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农民种植收益并无明显提高,而国家的直补对返乡农民的增收来说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农民暂时不考虑种地,从而影响化肥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小麦主产区正遭受严重的干旱,这也严重影响到了春耕化肥的储备和施用。由于土壤持续缺水,不适合施肥,这也成为春节前农民始终不愿购肥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由于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而化肥价格下降不多,许多村民今年减少追肥,有的索性不追肥。有些村民以前在头年底和第二年初都要购买种植一季作物的化肥,可能约占全年化肥总用量的60%。而去年化肥价格太高,年底农民们都不愿冬储,主要是担心价格下降造成损失。现在农民随用随买,担心贬值,积极性收到挫伤。

  东方证券分析师表示,“国内现有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处于一个特殊且关键的阶段,化肥价格放开对于农民的收入实际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和连带效应应是相关部门认真评估考虑的。如果相关产品价格上涨过快而农产品收购价格又无法大幅提到的情况下,很容易伤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篇:“蛋糕”没了?

  面对市场的大起大落,从上下游关系看,化肥生产用煤炭、硫磺、磷矿石等主要原料价格已完全市场化且变化频繁。对化肥价格实行限制政策,不利于企业正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尽管未来情形仍不明朗,但对当前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取消化肥临时价格干预,无疑是重启了发展信心。

  东方证券分析师表示,“因为基础化肥由于使用的广普性国家出于对农业产的综合考量,对其价格的管控也必然相对严格,所以才会一度出现出厂价低于成本的倒挂现象,侵蚀了企业的利润,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而定价政策的放开,短期内会使该类企业的利润恢复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并推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企业经营级绩效的改善。”

  不过,对于生产基础化肥大中型化肥企业来说,短期来看是一重大利好,而中长期还需观察。

  他分析说,“当初的限价政策使某些化肥生产企业损失了利润,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为了全局考虑,会在税收的减免、信贷和土地以及水电等方面给予这类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其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所以事实上企业活的是很滋润的。可是,随着限价政策的逐步取消,相关的优惠政策随之渐渐淡出,企业也就损失了一块大的蛋糕。失去了安逸的生活后企业只有慢慢适应市场环境,这样才能使短期的利好政策成为长远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进而推动农业生产进入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阶段。”

  中石化湖北化肥厂表示,“对于价格,企业十分谨慎。毕竟化肥行业竞争激烈,如果市场不买账,价格放得再开,企业也不敢涨。”

  所以结合各类因素,只有那些控制了上游资源,使上下游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强有力的占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使整个产业链紧密结合达到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才是相关政策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东方证券分析师还说到,“另一类企业就是在大中型企业夹缝中生存并发展起来,以科技为主导的研发型企业。原本就是面向农民的实际需要,以市场为主导,研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需要的化肥产品,并且能够科学引导相关农资的发展方向,从而细分市场、填补市场空白的企业,自然也就能获取超额的收益,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继续加重并可能进一步危及到实体经济,经济增速可能放缓的预期增强。所以,像天润发展这样的企业不知能否扭转颓势,重新发力。殊不知企业今年的命运究竟如何……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