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植保资讯 > 正文

2009年甘肃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农资网 2009年3月2日 15:42 【

甘肃省省植保部门根据各专业测报站冬前病虫越冬基数调查、作物品种布局、气象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9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中度偏重发生(4级),其中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陇南、天水、定西等地、农田杂草在中、南部川水区大发生。具体预报如下:
    一、预报结论
    小麦条锈病:中度偏重流行,其中:陇南、天水和定西、临夏、甘南阴湿晚熟麦区大流行,平凉、庆阳中度流行,全省流行面积800万亩左右。流行盛期陇南出现在4月中下旬,天水出现在4月下-5月上中旬,平凉、庆阳在5月中、下旬,中部阴湿晚熟麦区出现在6月下-7月上旬。
    小麦白粉病:中度流行,局部偏重发生,主要流行区域在陇南、天水、平凉和中部阴湿麦区,全省流行面积600万亩左右。
    麦蚜、黄矮病:苗期蚜虫全省轻发生,穗蚜河东中度至偏重发生,河西大部中度偏轻发生,局地危害较重,全省发生面积900万亩左右。黄矮病在南部中度偏轻发生,陇东及中部麦区点片发生。
    叶蝉、红矮病:叶蝉中度偏轻发生,庆阳北部及中部旱塬山地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红矮病局部发生,主要发生区域在庆阳北部子午岭沿线,中部麦区零星发生。
    麦红蜘蛛:中度偏轻发生,河谷川塬区及半山向阳麦田偏重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陇南、陇东麦区,全省发生面积400万亩左右。
    地下害虫: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左右。
    小麦吸浆虫:轻发生,中西部灌区中度发生,全省发生面积100万亩左右。
    玉米红蜘蛛:中度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河西及东、中部地膜玉米田。
    玉米螟:中度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陇南、陇东及中部,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
    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发生面积约600万亩左右。
    棉铃虫: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河西棉区及玉米、蕃茄制种田,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
    油菜病虫害:虫害中度发生,以黑缝叶甲、蓝跳甲、蚜虫等为主。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在陇南轻发生。
    蔬菜病虫害:保护地蔬菜为害呈上升趋势,其中:斑潜蝇、温室白粉虱中度偏重发生;小菜蛾、菜青虫、蕃茄早(晚)疫病、豆科灰霉病、瓜类霜霉及白粉病中度发生。
    农田杂草:中度发生,川水地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800万亩左右。
    农田鼠害: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河西以地上鼠为主,河东以地下鼠为主,全省发生1000万亩左右。
    二、主要预报依据
    (一)越冬基数
    据各地测报站冬前调查,秋苗病害发生早,为害重,越冬菌源基数大;田间虫口密度偏低,虫害轻于常年。今年秋季我省冬麦区降水较多,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墒情足,小麦秋苗冬前生长适期比历年延长15天左右,利于病虫越冬基数的冬前积累,特别是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病程度明显重于常年同期,发生范围广,菌源基数大,全省秋苗发病面积506.3万亩,较去年同期的234.09万亩增加116.3%,是自1991年以来秋苗发病最重的一年,属中度偏重发生(详情见附表1、2)。由于秋季降水偏多,麦蚜、麦蜘蛛等只在阳山、台地发生较重,属近年来越冬基数偏低年份(详情见附表3、4)。
    (二)种植结构及品种布局
    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和品种抗病性的不断丧失,越来越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一是目前我省小麦主栽品种普遍抗病性差,条锈病感病品种面积仍在80%以上,几乎所有品种均不抗白粉病,这是病害可能流行的隐患所在;二是保护地蔬菜面积的扩大,为虫害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三是制种业的发展,减少了轮作倒茬面积,去杂抽雄等农事活动给植株造成诸多伤口,利于玉米病害的发生;四是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品种匮乏、种薯带菌率偏高、大田防治工作薄弱是导致病害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
    (三)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对病虫害的越冬和早春发生流行较为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冬季(12-2月)我省东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其中2008年12月陇东偏多,天水偏少2成左右,2009年1月陇东偏少,天水偏多2-3成,2月陇东偏多,天水正常略少。冬麦区冬温正常略高,利于麦蚜、麦蜘蛛等虫害的越冬。春季(3-5月)降水平凉、天水降水正常略多,但时段分布不均,有春旱,春季第一场透雨比常年偏迟,南部出现在4月中下旬,东部出现在5月中下旬。春温偏高,无春寒、倒春寒,但有低温时段。春季气温总体偏暖,降水正常略多,气象条件不仅利于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早春的发生和扩散流行,而且更有利于春季麦蚜、麦蜘蛛、中华鼢鼠大面积发生危害。
    三、建议
    针对2009年我省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中度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各地应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监测,及时准确发布预报。各测报站要采取定点系统监测与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密切监测早春病虫害特别是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为害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开展防治。
    (二)做好宣传培训和物资贮备。各地要充分利用冬闲时期,开展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自觉防治意识和水平。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及早贮备防治农药和器械,为早春大田应急防治提供物资保障。
    (三)带药侦察,控制早春菌源传播。对陇南、天水等条锈病早发区要开展早春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实施“打点保面、打南保北”的策略,有效控制条锈病传播,减轻春季发生流行为害程度。

来源:甘肃省农牧厅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