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淮麦区一代粘虫见虫面积小、残虫量偏低
一代粘虫在鄂、皖、苏、浙、沪、豫、鲁等大部麦区轻发生,见虫面积为1069万亩,接近上年,为2002年以来次低值。麦田每平方米虫量,除安徽颍上、凤台和湖北枣阳及江苏东台等局部田块分别为49头、36头、30头和22头(达防治指标)外,其他大部地区平均值均在6头以下,兼(防)治面积754万亩。各类型田每平方米残虫量,湖北为3.6头,比历年平均值偏高15.8%;上海、安徽分别为2.7头、2.6头,河南、江苏为0.7头、0.5头,山东为0.01头,均低于历年平均值,各地具体值见下表。
表 江淮麦区一代粘虫发生面积及残虫量统计表
省份 |
有虫面积 (万亩) |
麦田平均虫量(头/m 2 ) |
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头/m 2 ) |
平均残虫量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 |
上海 |
26 |
4.1 |
2.7 |
-14.4 |
浙江 |
40 |
3.9 |
— |
— |
湖北 |
200 |
3.1 |
3.6 |
+15.8 |
安徽 |
100 |
3.9 |
2.6 |
-42.9 |
江苏 |
400 |
1.6 |
0.5 |
-50.0 |
河南 |
138 |
3.9 |
0.7 |
-37.4 |
山东 |
165 |
0.2 |
0.01 |
-8.5 |
二、大部地区一代成虫始见期接近常年,蛾量大部偏低
河南、山西、山东、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等地一代成虫始见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与常年相比,除辽宁和宁夏偏早2-6天、黑龙江偏晚2-3天外,大部地区接近。各监测点单灯累计诱蛾量,山东定陶、淄博为550头,济宁为400头,肥城、烟台为200-300头,其余各地在100头以下,全省平均值比历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4.5%和12.5%;山西介休、河曲为300头左右,其他地区一般为百头以下,全省平均值比历年和上年同期减少33.1%和3.9%;河南平顶山、洛阳、焦作等地为227-834头,比上年同期低20%左右;河北一般为30-100头,比历年同期偏少15%-80%;内蒙古通辽、赤峰、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一般为20-90头,东部比历年和上年偏低,西部低于历年、高于上年;吉林一般为20-40头,高的100-150头;辽宁阜新、朝阳等地为43-194头,高于历年和上年同期;宁夏彭阳为97头,比历年同期低39.7%,比上年同期高16.8%;天津、黑龙江仅局部地区见蛾,没有明显蛾蜂。各地雌蛾抱卵率85%以上,卵巢发育级别以3-4级为主。
三、主要迁入区田间已见少量二代卵和幼虫
目前,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主要迁入区已有二代卵和幼虫发生,但虫卵量较低。10个草把累计诱卵量,山西应县、河曲两地合计105粒,比历年同期低20%;内蒙古通辽、赤峰两地合计9566粒,比历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偏低13.6%、23.7%;辽宁北票、岫岩两地合计295粒,高于上年同期;吉林6月4-14日9个监测点合计11232粒,比上年减少33.6%;黑龙江尚志、桦南两地合计1901粒,比历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偏低52%和54%。部分地区在谷、麦和玉米田查见卵和幼虫,山西、河北平均每平方米有卵0.1-0.4块;每平方米幼虫量,山西王郭13.6头,山东烟台12.8头、其余各地0.5头以下,河北滦县1-2头,内蒙古开鲁、奈曼、科尔沁左翼后旗1.6-2.4头,辽宁北票0.4头,吉林双辽、洮南、东辽、蛟河等地0.5头。
四、寄主营养条件和华北、东北的东部地区天气条件对粘虫发生有利
今年东北、华北等地春玉米种植面积大,大部地区长势良好,寄主条件适宜二代粘虫的发生为害。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6月份山东、河北东部、天津、辽宁、吉林东部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且中旬华北地区东部和东北地区多阵性降雨,对以上地区粘虫的迁入和发育有利;但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西部降水偏少,对粘虫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鉴于粘虫具有远距离迁飞和集中暴发为害特点,各地应密切注意周边地区粘虫发生动向,认真做好系统监测和田间调查,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时发布短期预报,指导农民有效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