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植保资讯 > 正文

当前中晚稻“两迁”害虫发生趋势


农资网 2009年9月26日 09:34 【

8月下旬以来,南方大部稻区水稻“两迁”害虫成虫峰明显,田间虫口密度迅速攀升,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其中,稻飞虱在长江中下游和江南稻区偏重发生,近期田间褐飞虱和短翅型成虫比例上升明显;稻纵卷叶螟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稻区持续出现蛾高峰,田间虫卵混生现象严重。根据当前田间发生情况,结合水稻生育期和气象预测条件分析,预计下阶段水稻“两迁”害虫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大部晚稻区呈偏重以上程度发生态势,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区田间虫量将急剧增加。

   一、当前发生情况

  1.稻飞虱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生面积2.76亿亩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0.4%。8月下旬以来,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单灯每侯诱虫一般300—600头,浙江等地出现今年虫量最高、范围最大的诱虫高峰,8月底东阳、温州等地单日虫量过1000头,超过8月份诱虫总量的80%。

  南方大部稻区田间虫量激增,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和短翅型成虫比例急剧增加,大发生态势明显。江南中稻区百丛虫量800—150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20%左右,江西西部和湖南中东部部分田块超过3000头大发生指标;褐飞虱成为绝对优势种群,田间比例80%左右,褐飞虱繁殖危害已导致浙江等地系统观测田出现“冒穿”现象;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40—50头。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百丛虫量300—800头,褐飞虱比例超过50%。长江下游及江淮稻区大部百从虫量在200头以下,低于去年同期,但短翅型成虫比例占10%—20%。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区百丛虫量平均500头,局部田块超过防治指标。

  2.稻纵卷叶螟

  截至目前,全国发生面积2.32亿亩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8.4%,近期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虫口密度直线上升,发生程度逐步加重。8月底至9月上旬,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成虫高峰不断,持续出现1000头左右赶蛾量;近日华南稻区监测到明显回迁峰,广东等地亩蛾量3000—5000头,粤西和粤北局部地区过万头。

  当前,江南、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田间虫量居高不下,幼虫、卵混生现象普遍存在。大部稻区亩幼虫量一般为0.5—1万头,局部田块超过10万头,经防治后大部稻区卷叶率控制在5%以下;除江南西部外,大部稻区亩卵量达1—4万粒。另外,华南稻区近期虫量快速增加,部分稻区卷叶危害显现,亩幼虫量和亩卵量分别为4000—5000头和5000—8000粒,广东等地部分田块亩卵量超过5万粒。

  二、下阶段发生趋势分析

  当前,江南、长江中游和西南大部单季中稻区已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食料条件已不再适宜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褐飞虱也将在水稻黄熟后转移为害;长江下游及江淮单季晚稻大部进入抽穗至灌浆期,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处于幼穗分化至孕穗期,稻田生境适宜“两迁”害虫发生危害。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秋季(9—11月),除湖南中南部、贵州东部、广西东北部、江西西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低以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暖秋的气候特点对褐飞虱发生与繁殖极为有利;主要多雨带在湖南中南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及江西南部等地,其中湖南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利于“两迁”害虫迁移与降落。

  预计下一阶段“两迁”害虫将逐步迁移至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单季晚稻区,大部稻区将维持偏重发生态势,部分稻区将大发生;江南和华南双季晚稻区将进入虫量激增阶段,发生面积迅速增加、发生程度持续加重。

  各级植保机构务必高度关注“两迁”害虫发生发展动态,加大监测力度和频度,严格执行水稻重大病虫害信息周报制度,突发情况随时上报,为科学决策和指导防治提供依据,严防其突发成灾,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来源:病虫害测报处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