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与农药行业相关的决策频频出台。在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后,8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83,较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启汇改后的首个交易日小幅升值近0.7%。同时,包括草甘膦等多个农药品种于7月15日开始取消出口退税。近日业内多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大决策虽然会对农药出口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长期来说,有利于国内农药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今年以来,国内农药市场受异常气候延误农时、病虫发生较轻和国外大公司产品挤压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极其低迷。很多企业把希望寄托于国际市场,但国际市场也不乐观,美国、阿根廷、巴西严重干旱,拉美和欧盟各国气候炎热种植季节推迟。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的高温已使2010年成为全球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与高温如影相随的暴风雨将亚洲许多国家浸泡在洪水之中,这些地区又是我国农药传统上的出口目的地。
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初的农药出口价格处于高位,拉高了2009年全年的出口平均价格,而今年以来一直延续着2009年下半年的价格,所以出口金额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据了解,作为大宗的农药出口品种—吡虫啉,部分企业现在每出口1吨原药就损失近1000元;另一种杀菌剂产品—苯醚甲环唑,目前则是有价无市。
出口退税取消和人民币汇率波动两项决策的出台并实施,必然使出口受影响,会将更多的销售压力转移到国内。南通江山公司表示,取消出口退税新政是限制资源出口、重复建设、低价出口的重要措施,但出口退税的取消,也意味着仅仅因为这项国家政策的调整,将致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在的目前基本没有盈利的前提下,产品利润率将再降低9个百分点。多家草甘膦企业表示,其草甘膦价格已提价9%以上。
上海泰禾(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高连华认为,这两个决策的出台,让企业的成本压力更大了。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近期副产品氯甲烷的价格有所上涨,还可以弥补一点损失,贸易型企业现在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草甘膦行业的影响可能更大,目前虽然只升了0.7%,但相对于只有1%~2%微薄利润的草甘膦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总体来说,今年国内外的形势都不好,大家都是在消化以前的库存,以前的库存都在渠道里,现在大家则要把渠道里的库存消化掉。
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为国内著名的外贸型农药企业,总经理杜贵生认为,人民币如果以当前的上涨幅度,企业大概还能承受一年,目前问题还不是很大,但一年以后该怎么办,杜贵生没能给出答案。
为了应对政策的调整,各个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据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炳强介绍,公司草甘膦有成本的优势,有一点利润就出货了。为了应对人民币的汇率调整,企业在操作上会小心一点,对于一些长期的订单,付款晚一点的客户,会考虑到升值的要素。福华现在每个月的销量都在 4500~5500吨之间,相比去年全年只有2万吨的销量来说,增长还是很快的。江山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和大客户前期签订的订单中已经对出口退税政策和汇率变化进行了约定,这部分优惠和风险都由采购方承担,因此取消出口退税对这部分订单没有影响。
高连华则表示,早期谈成的一些买卖影响可能是比较大的,这是以前没有预料到的,但因为很多是老客户,就可以沟通、交流,他们也能够理解,对于泰禾这种生产型企业来说,暂时还能生存。
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总经济师郑先海有着20余年的外贸经验。他直言,农药外贸形势不好根本原因在国内,在于产能过剩、低价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再鼓励出口了。中国农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竞争都是在国内企业间进行的,出口的是原药、大包装产品,把污染留给了自己,要出口应该把价格涨上去。但郑先海也表示,国内企业为了生存,当初上项目时投资很大,装置必须运行。他认为,中国企业应该把制剂的水平做上去,做国内的市场,有自己的品牌。否则,以出口当前的状态,国内的市场又被大公司占了,这种“内外夹击”最终会导致全军覆没的。他直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下半年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孙叔宝介绍,今年农药出口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出口量并未减少,说明刚性需求还存在。国内企业应重视树立品牌优势、建设销售渠道,逐步摆脱目前处于价值链底端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