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吉涛:我对靠出口缓解国内尿素产能过剩的做法并不乐观。因为中国的尿素价格在国际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中东等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自身需求量非常小,他们有着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目前能够左右国际化肥出口形势的国家主要是印度,而中东和印度之间的距离比中国到印度还要近,所以对印度的出口,中国难以长期保持较大的量,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尿素的产能过剩状态。
浙江省化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孟炎生: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也并非全部关门熄火,搞得好的甚至可以另闯出一条很好的路。浙江兰溪一家年产3万吨碳酸氢铵的氮肥厂已经“退出”了3年,但他们退出氮肥行业后,利用水煤浆气化炉为周边几家制药厂处理高COD(化学需氧量)污水。每吨污水的处理费用为600元,按每天处理污水50吨计,就可收入3万元。浙江省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对这家企业的经验进行鉴定,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一家小氮肥企业的水煤浆炉,就能够消纳4~5家制药企业的高COD污水。企业在存活的同时,还把污染处理作为了主业,做到了集约化处理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湖北嘉鱼风华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艳红:我们厂始建于1974年,年产10万吨尿素,以前一直是湖北咸宁嘉鱼县的纳税大户,也是湖北咸宁市最后一家化肥厂。由于尿素属于产能过剩的化工产品,前不久我们厂已正式退役,所有生产线关停。我们目前已经在县经济开发区启动了新型环保塑钢管项目的建设,年底即可投产。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企业最终的出路。
福建省化肥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国清:福建虽然是个化肥小省,但仍有17家氮肥企业,110万吨碳酸氢铵的产能明显过剩。同时,由于近年煤炭价格每吨上涨了400元左右,电价是以前的4倍,企业举步维艰,所以有7~8家碳铵企业需要退出。我们考虑争取这样的退出政策:一是3年工业电优惠指标折价后用于退出企业职工补偿。二是企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政府拍卖后所得资金拿出一部分作为企业职工的安置费。三是若企业转产别的产品,继续享受小氮肥优惠电价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