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采访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高效肥料创制课题在京通过验收。5年间该项目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开发新产品36种,建设试验基地22个,集成技术9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5项,为肥料工业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示范提供了技术支撑。我国新型高效肥料技术创新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已基本形成。
据项目召集人沈阳生态所武志杰研究员介绍,针对严重制约我国肥料资源高效利用与肥料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他们立足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在氮/磷肥缓释促释技术、控释包膜技术、复合(混)肥养分高效优化技术、非水溶性钾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无害化有机肥的快速生产技术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领域上开展研究并取得突破。
据了解,该项目开发的抑制剂协同增效及磷素活化技术专题研制了缓释尿素、长效缓释复混肥等产品,产品肥效期长,氮肥有效期长达120天,这项成果获得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专题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成果为控释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推广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新型作物控释肥项目在回收废旧热塑性树脂包膜、硫加改性树脂包膜、热塑与热固性树脂多层复合包膜、溶剂高效回收、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化开发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异粒变速控释肥料制造技术与产业化专项首次实现了3S控释技术产业化及其放大,开发出无溶剂原位反应成膜控释技术和水溶性树脂包膜控释技术结合的产业化综合技术。另外,霓辉正长岩制取硫酸钾、氢氧化铝清洁生产技术专题已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为我国的钾肥工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达到了非水溶性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是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的绿色化工代表。
新型高效肥料创制课题还在生物有机肥防病益生机理及产业化方面取得进展,建立了包含22家企业的产学研联盟,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