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磷复肥企业前三强的湖北新洋丰肥业公司,正酝酿重布生产格局。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杨仕介绍,未来根据“基础肥向资源地集中、二次肥向市场靠拢”的原则,集团将在四川雷波、湖北放马山新增60万吨的基础肥料产能,在河北徐水、湖南衡阳、江西等地新上总计160万吨的复合肥生产线。
同样在湖北,祥云集团的规模扩张战略也正紧锣密鼓展开。据称,两套设计能力分别达30万吨的磷酸一铵、二铵生产线即将在武穴开工。同时集团还将在山东曹县进一步实施产能扩充,复合肥产能拟由目前20万吨提高到60万吨。
目前,中盐安徽红四方化工园正加紧建设。知情人透露,其年产100万吨复合肥一期项目在年底之前就会竣工投产,产能释放的速度将逐步加快。而据最新消息,湖北三宁化工68万吨磷复肥项目已于本月5号正式投产,后期还会有20万吨尿基复合肥、50万吨尿素陆续上马。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化肥品种均已过剩,其中仅尿素产能就多出800万吨左右。在某种意义上,过剩背景下的逆势扩张显示了企业的决心,反映出企业决策者对当前产能过剩困局的迥异解读。
祥云集团董事长胡华文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过剩是必然的,不过剩是偶然的。”他认为,肥料需求的季节性,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适应当前复合肥快产快销的特点,企业有必要储备足够的富裕产能,这样的产能不能被认作过剩。“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在于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只有保证自己的成本在合理产能的红线之内,才不至于被市场淘汰。”言下之意,凡是越出红线的产能或都将因淘汰机制而被逐出市场。
新洋丰肥业公司副总经理杨仕则称,行业过剩不等于企业过剩。他介绍,新洋丰的市场实践表明,只要洋丰肥料进驻的地方,当地的市场就相对稳定。“将来在全国范围内肥料企业可能最终会浓缩到几十家,这对维护农民利益和净化农资市场是大有裨益的。”
目前肥企与上游资源性企业的“联姻”正成为规模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动力。湖北三宁由于与晋煤集团实现了强强联合,获得了充足、稳定的原料煤供应,扩张战略就成为双方理所当然的选项。中盐红四方在与央企成功对接之后,资源和资金实力都极大提升,发挥大集团的规模效应自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