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化肥企业注定了要度过一个政策多变的年头。刚刚从拉闸限电中回过神来的它们,又惨遭出口关税的大幅度调整,出口之路被彻底堵死。血拼国内市场成了唯一的出路。
11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2010年化肥出口关税调整通知,12月份将对氮肥、磷肥实行110%的旺季关税。
“实际上,本轮关税调整,最直接的意图就是将出口化肥‘堵回’国内市场,通过供需调整拉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降低农产品价格,从而抑制通货膨胀。”国都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刘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介绍,2010年1-9月份,我国尿素的出口总量高达369.1万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09年全年的出口量。进入10月份后,尿素的出口量仍然在不断加大。
将出口化肥“堵回”国内市场,无疑会加大国内市场供应。但对于化肥企业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肥厂商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此次调整关税,国家可能是想稳定市场,担心春耕化肥用量不够,但实际情况却是调乱了。”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前半年化肥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经济效益很差,许多企业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9月份到11月份中旬的频频遭遇拉闸限电,更是雪上加霜。“每吨尿素成本曾达到2000多元,价格成本已经倒挂了。按原来的计划,12月是低关税期,价格还可以,原本想多生产一些,弥补一下全年的损失。不想刚开了半个月,就碰上这种情况。”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化肥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较为严重,而且今年由于受到干旱和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对化肥的需求有限。因此,我国大部分化肥生产企业都寄希望于化肥的淡季出口。
化肥出口新政将会限制化肥的出口,这将使得原本用于出口的化肥转向内销,从而加剧国内化肥市场的竞争。未来我国化肥生产企业的经营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明年化肥企业生产经营将更加困难,经济效益更差。预计氮肥将全行业亏损,磷肥随后也要陷入亏损。”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淑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那么,应该如何让保证农业生产和企业有利可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双赢的效果呢?
“从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考虑,国家的这一决定我们能够理解。但国家在干预化肥市场的同时,应采取措施干预原料煤价格,使化肥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维护化肥市场长期稳定,保护农民长远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如此才能使政策不致落空。”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尹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近几年,只要化肥市场稍有波动,国家就立即采取限制最高出厂价、调高出口关税等措施,打压化肥价格。而对于真正影响化肥生产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化肥价格的煤炭等原料价格,国家干预的力度明显不足,甚至已经完全市场化。尹润生建议,国家在调控化肥市场的同时应根据化肥企业全年产量和实际用煤量,给予原料价格上涨差额补贴,减少化肥企业亏损,让更多企业正常经营,增加化肥供应。
常轶智也表示,为了缓和保农业生产和生产企业盈利之间的矛盾,我国政府已经采用对化肥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和加大给农民农资补贴的力度等措施。但是由于政策的执行力度较差,对化肥行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农资补贴在各地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今后,政府要在政策落实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