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10年来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化肥新品种,复合肥也没能逃脱“产能过剩”这一劫难。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册的4400家复合肥生产企业,总产能已超过2亿吨(实物量),但目前产量却只有0.5亿吨(实物量)左右,结果出现了“2亿吨产能、5000万吨产量、4000多家企业”的混乱局面,约有7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无事生非。70%以上的闲置产能带来全行业的低迷。而市场越是低迷越是混战。今年以来,混战更加惨烈。有的厂家停业关门,有的企业限产、减产。到12月初,全国复合肥企业开工率平均只在30%~40%。在复合肥企业数量最多的山东西南地区,10万吨左右的小复合肥企业基本都已经停产、关闭。德州地区的二三十家小复合肥企业,目前只有五六家在维持生产。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停车产能约有300万吨,估计后期这种情况将持续。业内普遍认为,产能过剩是造成目前复合肥乃至整个化肥行业困境的主要原因。那么,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高
复合肥是近几年化肥行业较引人注目的一个肥种,需求增长很快。由于生产复合肥投入不需要太多,加上几乎没有其它的门槛,因此很快就出现了千军万马涌入复合肥行业的局面。山东、湖北两地的复合肥企业发展最为迅速。山东地区依靠便利的交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的地方几乎是一个县一个甚至几十个复合肥厂。原来生产氮、磷、钾单元素化肥的企业都一窝蜂地上复合肥项目,年产量动辄就是30万吨、50万吨,规模非常之大。湖北地区也依靠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加之其庞大的宣传力度,很快在国内复合肥市场占有半壁江山。
复合肥市场还有一个异常的现象:大企业竞争不过小企业。为什么?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董事长董海水一针见血地说:“因为产品高度同质化,缺少差异化。”他分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大多在生产同一种产品——复合肥。而所有的复合肥,除了商标不一样,其他好像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含量、一样的重量、一样的技术、一样的宣传材料、一样的设计风格,甚至是一样的产地、一样的销售区域、一样的目标客户。在如此一样的前提下,消费者感受到的信息都是相似的,无差别的。这样,大企业往往难以与中小企业区分开来,其优势也就难以发挥。结果可想而知。
业内人士认为,在行业竞争中,任何同质化特性都不会是竞争的利器。产品技术的同质化,只能助长无穷无尽的恶性价格战。那么,在价格方面,大企业的优势又怎样呢?董海水反映,去年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大企业的复合肥生产成本也随之大幅上涨,可获取的利润空间极为有限。而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没有什么品牌,可以在质量上做手脚,用低价肥充斥市场,市场上中小企业的低价肥产量销量越来越多,甚至造成市场过剩,从而挤压大企业,让正规企业的正规产品和中小企业的低价产品同尝过剩的苦果。
山西天脊集团的天脊牌硝酸磷肥是中国名牌产品。董事长王光标深有体会地说,一些经销商在销售复合肥时,在标注含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了争取利润,都愿意卖杂牌货,使市场形成“大打不过小”、“名牌打不过杂牌”的局面。因为大品牌厂家的正规产品,含量标准,成本比较高;一些杂牌小厂成本比较低,可以把很大一部分利润让给经销商,使经销商卖小厂复合肥的积极性远远高于卖大厂产品。
董海水倾诉的只是大企业的苦。而广大中小企业也有一肚子苦水。由于产品高度同质化,中小企业想像别的行业那样,靠创品牌发展壮大就变得非常困难。十分的努力被同质化淹灭,只得到市场微乎其微的反应。
制假贩假严重优质产品经常“陪绑”
复合肥行业的低门槛不仅催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其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收益快的行业特点,也导致了复合肥产品制假贩假的大量出现。今年4月29日,山东省工商局对2009年春季农资打假十大案例进行了通报,其中有一半是无照无证销售不合格复混肥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今年6月公布的春季农资打假六大典型案例中,有5件也都是和复合肥有关的。国家质监总局执法监督司副司长杨仲明说,这6起案件中化肥有效含量低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些不法厂家生产的有机肥有效含量几乎为零。常常有这样的官司:包装袋上标着45%的复合肥,经过检测却只有36%的养分量。为什么?据业内专家介绍,这些生产厂家每降低一个点的有效含量,其成本就会降低45~50元。山西省农资公司副经理姜世岩认为,一方面是监管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与农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复合肥的需求量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通过不正当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因其低成本,可以低价倾销,严重扰乱了市场,成为复合肥市场供过于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复合肥名牌企业的库存积压尤为严重。山西阳煤丰喜肥业新绛公司总经理刘力源对记者说,目前复合肥市场较大的品牌就不下20个,如果以一个厂家一个品牌计算,国内复合肥的品牌更加难以计数。市场不按套路出牌,好产品也不一定好销。山西省农资公司副经理姜世岩向记者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买肥的价值取向。这是一段农民与经销商的对话:
——给我拿一袋牌子响的,电视上做广告那种复合肥。
——你要哪一种?那些都是老牌子了,都加了广告费,价格还贵。
——牌子响的有便宜的吗?
——有,在咱村墙上做广告的那家就行,还是咱乡复合肥厂的新产品呢。
——行,那就给我一袋咱乡的!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到,要想成为复合肥市场上的真正名牌是多么困难,而假冒伪劣产品的生存又是多么容易。
正因为复合肥市场上良莠难辨,所以农民们干脆以不变应万变——买最便宜的,甚至宁肯去买劣质化肥,也不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所以,复合肥市场上出现一些低质产品因价格优势横行于市场,好肥和大品牌肥料都过剩的怪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治产能过剩不能用产能当门槛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业内人士对目前的复合肥市场现状表示出忧虑。山西省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根堂说,复合肥是发展方向,鼓励该产业的发展,这一点不应动摇。目前国内复合肥产能已严重过剩,但还有一些化肥企业逆势扩张。而目前新投产或正在兴建的化肥企业几乎都是以成熟技术增加产能而已,没有采取全新的技术生产全新概念的产品,未来可能令本已困难重重的化肥市场雪上加霜。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监管,控制过剩产能无序发展的趋势,缓解国内供需失衡的现状。但从以往的教训看,靠设置产能门槛来抑制产能过剩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反而刺激企业拼命地增加产能,以达到跨进门槛的资格。结果事与愿违。
山西蓝马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新勇说,解决产能过剩,可以抬高环保门槛,加大对环保的监督检查执法力度。现实中,有很多落后产能仍在生产,肯定有其存在的基础——较低的价格适应了社会一部分消费者的需要。而它之所以能生产低价格的产品是因为其成本低。成本低包括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环保措施没有到位,废水、废气、废渣甚至有害物质等的排放处理不符合标准,甚至严重超标,危害环境。因此,如果相关部门能严格执法,特别是环保方面坚决依法行事,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有足够的投入用于环保。这样,企业的成本就会有较大的上升,不可能再以过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落后产能就会败下阵来。
还有一些整治产能过剩的建议。如从一些技术壁垒和行业壁垒上抬高行业进入的门槛,这也是控制复合肥市场、净化市场的一个办法。品牌大企业要利用自己的规模化优势,加大复合肥产品技术的升级。如山东临沭4家肥料企业用不到3年时间就已经建成投产了7套身高100余米的塔式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新装置,年生产规模达到260万吨。与传统的卧式料浆法或增湿团粒法生产复合肥生产工艺相比,塔式熔体造粒每年可节约标煤11.7万吨、节电4420万千瓦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大批企业纷纷上马高塔,并寻求与国内外掌握先进技术的单位机构和厂家合作,就代表和说明了这一问题。这样,定会有部分企业技术落后无法承受成本上涨之痛而被淘汰,产能就自然得到控制,从而更进一步改善复合肥过剩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