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氢钾被誉为“化肥精”是一种高效速效磷钾复合肥,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无毒、无害、无残留,其水溶液营养成分能100%被植物吸收利用,具有绿色化肥概念。但长期以来,磷酸二氢钾市场行情一直低迷不振。那么,面对我国耕地普遍缺磷钾元素的现实,是哪些因素在掣肘其大面积推广使用呢?
权威部门推介不力 高效肥变鸡肋
提起磷酸二氢钾,不论是农业专家,还是农资经销商,抑或是最基层的广大农民,几乎没有不说好的。然而长期以来,磷酸二氢钾的推广使用始终没有得到像推广测土施肥、缓控施肥一样被充分重视,也没有来自高层主管部门的实施规划和资金支持。正是缺少相关规划覆盖以及权威部门的大力宣传推介,致使其未能引起农业领域充分重视。
磷酸二氢钾在广大粮食主产区缺乏示范效应。河南焦作大学数年前曾在试验田做过“超10倍常量”专一喷施磷酸二氢钾试验,每亩用磷酸二氢钾总量4千克,试验取得亩产小麦705.6千克的好收成,平均增产15%以上,而支出仅是尿素的四分之一,投入产出比非常高。但这种样板田实验成果及其示范效果,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在国内农业上大面积推广开来。
磷酸二氢钾推广使用不力的原因,还与农资经销环节有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基层农资经销部门都不太热衷推销磷酸二氢钾,主要嫌经营规模不大,单位产品占用资金多、利润薄。显然,农资主渠道的冷淡,势必不利于其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囿于规模生产成本 发展裹足不前
目前国内磷酸二氢钾生产布局比较普遍,如江苏、河南、湖北、安徽、山东、四川、广东、湖南等地皆有厂家分布,但生产规模普遍偏小,鲜见上万吨的。现全国总产能有100余万吨,年产量仅几十万吨。这与国内6000余万吨尿素产能相比,尽显其不景气的产销状态。
磷酸二氢钾属于磷酸盐行业,许多厂家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通品种经营。至今业内尚无专业化的规模生产企业,缺乏龙头骨干带动作用,品牌战略及其影响力自然也无从谈起,这造成磷酸二氢钾生产与需求长期保持徘徊状态。
同时,近几年来随着原材料黄磷、烧碱、氢氧化钾、氯化钾等价格大幅上涨,磷酸二氢钾的制造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而生产厂家的被迫提价,又导致农民购买意愿降低。同时它目前仍执行13%的增值税税率,企业更没有经营积极性。
假冒伪劣产品猖狂 李逵不敌李鬼
假冒伪劣因素也导致磷酸二氢钾失去部分农村市场:一是农民缺少鉴别真假能力,二是制假售假者坑农手法越发刁钻,三是以罚代管的监管执法不足以震慑非法厂商。显然,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农资市场的危害性最大,因此整肃市场秩序刻不容缓。
实际上,国家标准委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台了磷酸二氢钾国家标准,1992年又进行了修订。按说它应成为一种很规范的化肥品种。但由于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生产中掺入碳铵、磷铵等低廉材料,改变了磷酸二氢钾的有效成分,却仍然以该产品名义低价销售,引发了市场价格紊乱。这样,难免使部分农民无从把握,渐失对磷酸二氢钾的使用兴趣。
与此同时,现在一些地方假冒伪劣磷酸二氢钾已达到猖獗程度。制假售假者为竭力压低制假成本而不择手段,有的从正规厂家购买少量磷酸二氢钾,然后大比例地掺入价格低廉的硫酸钠、工业废盐等,再仿冒正规厂家的包装,以低价批发给农村零售商。有的售假者采用购肥奖励等促销办法,引诱众多不明真相的农户争相抢购。假货肆虐,部分被坑害的农民就与磷酸二氢钾告别了。
综上所述,磷酸二氢钾具有较高性价比,长期看其市场空间极其广阔。但这要求除了决策层大力扶持外,还要求包括生产、流通、农技等领域共同培养市场,引导消费,使其在我国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不仅是农业、农民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