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山东:化肥企业“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农资网 2011年6月10日 12:04 来源:经济导报
关键词:化肥
  山东省商务厅境外投资管理处副处长李兴高日前表示,我省化肥工业优势突出但产能严重过剩,非洲农业发展则急需化肥,化肥企业到有资源有市场的非洲建厂或收购当地企业,既是山东省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也符合非洲改善农业发展现状的要求,双方加强合作将实现“双赢”。
  
  “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在李兴高看来,山东省是国内重要化肥基地,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产能过剩问题尤其突出,“走出去”是必然选择。来自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磷肥总产能超过2100万吨(折纯),国内需求约1200万吨,按80%开工率计算,产能过剩近500万吨。2005年以来,国内尿素新增产能高达20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9%,尿素产能过剩约1000万吨/年,而目前在建和拟建的尿素产能还有800多万吨。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国内氮肥、磷肥市场供过于求,行业利润下滑,竞争加剧,企业需要通过大量出口缓解经营压力。
  
  “在全国氮肥、磷肥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我省化肥企业还面临其他不利影响。”李兴高分析,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骨干化肥企业在西部煤炭资源富集省份加快产能扩张,由于我省化肥企业生产装置基本是多套装置的叠加,单体设备偏小,难与国内大集团抗衡。另一方面,我省缺少生产氮、磷、钾肥的原料,生产氮肥的无烟煤全部来自省外,生产成本增加。
  
  但我省化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优势却比较明显。据介绍,山东在缺少无烟煤、硫、磷资源的情况下,化肥工业能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得益于起步较早,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全省化肥行业具有省、市级技术中心10个,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全省合成氨产品综合煤耗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采取多项“三废”治理措施,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具有开展境外投资的技术基础。此外,我省拥有8家全国合成氨产量50强企业、10家全国尿素产量50强企业,部分企业具备开展境外投资的资金实力和管理经验。
  
  非洲农业“嗷嗷待哺”
  
  “在我省化肥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非洲农业却因缺少化肥而嗷嗷待哺。”李兴高说,2010年世界饥饿人口达10亿人,绝大部分在非洲。75%的非洲土壤因风蚀和水蚀致使矿物元素大量流失,已失去栽培作物能力。目前非洲粮食单位产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5%,农业发展急需化肥工业的支持。
  
  由于长期以来被作为西方的原料基地,除了北非磷矿资源富集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埃及建有磷肥企业外,其余多数非洲国家缺少自主化肥工业。为此,非洲发展银行自2007年起设立了化肥基金,成立了地区化肥采购和分配机构,向化肥行业提供专门补贴,争取到2015年达到每公顷施肥50公斤。非洲多国政府也采取措施鼓励化肥生产和使用,这为化肥工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据青岛海关统计,山东省去年出口化肥448.9万吨,比上年增长1.4倍。但由于各种原因,出口到印度、美国、孟加拉和东盟的化肥合计占出口总量的74.6%,出口到非洲的化肥占比很少,出口潜力很大。“化肥工业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有列入中非政府间合作项目的可能。我省企业要早起步、早发展。”李兴高认为,我省应当通过组建投资联合体、加强银企合作和推动项目互换等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非洲投资化肥生产项目。同时,应当依据“紧贴资源、靠近市场”的原则,深入研究布局选点。
(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