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农资市场 > 正文

融资难,眼下经销商真差钱!


农资网 2011年7月5日 16:11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涨!涨!涨!从6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通胀大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已保持半年之久的“月月上调”令国内企业感受到了资金流动的紧张气息。

  一方面投资不断,一方面银根紧缩,中国经济正在“钱热”与“钱慌”的纠结中调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农资经销商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经销商真的“差钱”,这又将对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经销商 坦言:贷款难,成本高

  从今年春耕起,本报陆续收到农资经销商反馈的信息,称目前农资流通企业贷款难、融资难,不但在扩大经营规模方面受到影响,就连正常运营都难以得到保障。

  “县、市级的经销商贷款越来越难,相比以前贷款数额在减少,贷款利率在升高”。江苏常熟市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宗有威向记者反映:目前省级农资公司因为有国家储备政策的支持,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而县、市级的经销商没有淡储任务,完全是市场化运作,出现了“贷款难、利率高”的现状。中国农业银行常熟市支行对他的企业进行资金放贷,鉴于该放贷资金涉及“三农”,在原有利率基础上上浮了20%,而其他社会企业放贷利率上调30%。

  “国家对于我们涉农企业应该给予此类支持,特别是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的产业,哪怕不给我们特殊照顾也好,贷款利率不应该上浮。况且现在国内的农资流通大多都是比较诚信的供销系统在做,如果我们垮了,农业用肥如何保证?”面对融资难题,宗有威期待国家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支持。

  据记者调查问卷显示,目前市级农资经销商受货币紧张影响运营的占半数以上,受访人群希望在原有贷款数额的基础上增加30%,利率不变或者微调;而县级经销商运营数额较小,并且40%的经销商在合作中可以向市级公司赊销,受影响程度不大,但是60%的经销商依然需要自寻出路,所以问卷中显示30%—50%的县级经销商同样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农资流通企业上承厂家、下接农民,起到中间纽带的输送作用。而近年来,随着农资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市场格局发生转变,流通企业的买卖越来越难做。他们一方面在厂商的博弈中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角色,失去了定价、议价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方针下,不得妄自涨价、追求暴利,变成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而农资流通本身就属于高成本、低利润的特殊行业,承担着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双重任务,如果没有银行贷款的背景,将难以正常运转。在利润空间逐年减少,经营风险逐日加大的今天,贷款难的问题为农资流通企业的高风险经营又添新难题。

  同时,目前国内县市级农资流通商的前身大多为供销社企业,历史遗留的“瞎账”、“赖账”使得企业饱受金融机构的冷眼,这无疑也是经销商融资难最为头疼的历史难题。

  一位来自东北的农资经销商如此坦言:“我们在厂家面前处于弱势,同时在融资方面又少有支持,等于双重压力,而且还要做基层网络,这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建设起来的,需要长时间的基础培育,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的生存压力不言而喻,所以现在很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经销商想要放弃现有的事业,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市场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客户舍不得丢,但是不丢,农资经营如此难做,赔到哪年是个头?赔一年赚一年也好,关键是光赔不赚。”

  银行 理解:身处大局,无能为力

  面对经销商的怨声载道,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表示非常理解,但是宏观大背景不可逆转,只能尽可能减少利率的上调。改变这种形势很难,毕竟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流动性过剩和通胀的压力。

  在被采访的对象中,所有金融相关人士都持此观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央行利率每向上浮动一次所有银行都要跟着上调,农资企业利润非常薄,如果再赶上行情不好,企业日子很难过,但是国家不断上调的利率比企业的毛利率还要高,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他指出:农发行执行国家基本利率,对于条件比较优秀的企业或者黄金客户,在规定的权限内,利率向下浮动,而不会向上调整。

  现任华夏银行大连分行专门从事农资信贷业务的副总哈捷向记者表示,银行也是企业,也要承担盈利和抗击风险的双重任务。贷款利率上浮并不是银行自己的意愿,这就像产品,即使利率上浮30%,甚至50%,市场仍然供不应求,说明市场资金紧张,是有需求的。目前存款准备金利率不断上调成为历史新高,已经上升到了21.5%,而农资行业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从省级公司到市级公司压力非常之大,他们要做网络,要发展终端客户,同时还要面对厂家带来的压力,所以从大环境来讲农资经销商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面对经销商的怨言,哈捷表示理解。但同时她也表示,正如资源在别人手里,你为了拿到资源就必须做一些牺牲,做一些让步。从这一意义上讲,银行实际上也是商人,要使有限的资源利润最大化。换位思考,如果经销商开银行,相信他也会谁利率高就贷款给谁,这道理很好理解。

  专家 明示:信誉为先,多样融资

  虽然面临困难,但是办法不是一点没有,关键首先是要保证信誉问题。

  经常与县级农资经销商打交道的河北省玉田县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徐宝山介绍说,在基层,农资经销商的不良贷款非常之多,仅当地就有2000万元,这些往往都成了“瞎账”、“赖账”,所以信贷的首要条件就是信誉问题。要想取得更多资金上的支持,就必须汲取之前的历史教训。信用好的企业在规模允许的情况下放贷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利率上调是所有金融机构的普遍性,毕竟这是国家抑制通胀的调控政策。

  当提及惠农企业优惠政策时,徐宝山坦言:暂时还没有针对农资企业的优惠放贷政策,但是他们会根据企业的性质、信誉程度、经营情况给予一定的优惠,现在当地的抵押贷款是上浮50%,所以像宗有威所述当地银行上浮20%的利率确实不算高。徐宝山提醒经销商,市场上的流动资金紧张确实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压力,与此产生的民间借贷雨后春笋,但是民间融资的成本很高,经销商要慎重。

  在采访中,所有专家提供的融资参考方案中都首先提及信誉问题,哈捷也表示,县市级经销商融资关键一点要看信誉,虽然目前类似情况不多,但是也不排除过去在账务上出现问题,现在上黑名单的情况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厂商联合、共同贷款算是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对于农资经销商而言,独自承担大规模的贷款压力非常之大,特别是面对基层庞大的网络市场,恐怕没有几家经销商有这么大的实力。但是厂商共同贷款的模式很微妙,特别是在“厂强商弱”的当下,除非到了山穷水尽,工厂的货很难销售出去的情况下,厂家才会放下自己的架子,针对金融机构上浮利率,很多经销商都表示不理解或者无奈,但是现在大环境如此,当地机构就也在法律允许的操作范围内,所以经销商还是要尽量维系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公关关系。如果经销商接受了利率上浮的条件,就是一种公平交易,国家规定的最高利率是50%,只要在这个利率之内就是允许的,合同约定就按合同进行,如果没超过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的范围,就是没有问题的。

  经济学家、原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认为,在政策上,银行仍然会向小企业和三农贷款方向倾斜,当然,在各地的实践中执行力度和实际表现差异很大,所以要看所在地区怎样,自身是什么情况。从当地融资来源有几种可能性,如果是从银行直接贷款,就要充分向银行展示自身的还贷能力和效益前景。开明一些的话,可以采取联合体担保金来取得还贷保证贷款。

  另外一种就是在上游进货环节,是否可以赊销,或者和一些大企业保持合作机制,大企业愿意替经销商担保或直接借钱,或者作为大企业的共同体。如果是供销社企业,供销社内部组织互助资金,也是调节资金短缺的办法,也可以将资金互助社的股金放进银行作为保证金,然后向银行借贷。但是真正能不能解决问题还要看当地和自身条件。专家提醒:面临银根紧缩,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民间贷款,虽然容易筹得资金但是利润较高,经销商要谨慎。

  在记者的调查期间,受访经销商普遍表示:为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和所属区域的农资流通保障,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农资流通体系放宽政策,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毕竟眼下真差钱!

(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