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债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大宗商品连着坐了几天"过山车"。在经历一轮暴跌后,近两日,国内、外期市都出现了强力反弹。但为何硫磺价格持续稳定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大宗商品(BulkStock)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在成熟市场中,资本对于超额利润的本能追逐是不遗余力的,无论是原油,还是硫磺,甚至大多数的大宗商品都形成共同涨跌的局面。
由于超调作用的存在,商品表现出涨跌的同期相关性,事实上齐涨齐跌的商品之间未必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通过将原油与硫磺价格曲线对比可知,硫磺与原油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减小,正是投机行为减弱带来的必然结果,隆众张茂晶认为正因为此种现象,导致没有大量资本的进入硫磺市场难以活跃,上半年至今游资减少导致硫磺贸易商中传导的"接力棒"停滞。也是硫磺自身供需状况在超调作用减弱之后显现出来的反映。这也是在此轮大宗商品波动中,硫磺-硫酸-化肥产业链价格稳定的因素之一。
笔者认为在农产品刚性需求下其消费量不会因为各类新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减少,因此农产品总体供需基本状况决定了农产品基础价格的安全性,相应的硫磺-硫酸-化肥产业链在农产品不发生剧烈波动前提下三季度也将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硫磺1600-2000元/吨;硫酸400-700元/吨;尿素2100-2400元/吨;磷酸一铵2750-3000;磷酸二铵3200-3350;氯化钾3100-3500;硫酸钾3650-4000;复合肥45%S2650-3100)。
题外:硫磺不跌的供应原因?
业内尚未进场人士希望硫磺市场有技术性回调,国内生产企业采购减弱,但为什么硫磺市场就是维持在1800元/吨附近呢?笔者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国际市场硫磺价格未有明显下滑。尽管中国硫磺市场的消费量几乎可以决定国际硫磺市场的走向,但国内企业的分散采购模式,加之适合大量游资的介入,无法有效控制国内硫磺到岸成本。
当前外商的策略依然没有改变:吹泡泡,但08年是吹中国这一个泡泡,所以泡沫很快破裂。当前策略为,均衡4-5个泡泡(中国、巴西、印度、北非、其他新兴市场等),统一协调。此种模式可以维持的情况下,国际供需短期内可以达到平衡,也是硫磺不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