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因天然气运输费用增加、气量不足及化肥市场疲软,我们公司的化肥生产全年亏损达2.8亿元,进入2011年一季度,因冬季停车及天然气不足,企业又直接亏损近5000万元。”谈起天然气供应问题,河南省最大的天然气化肥生产企业——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公司生产管理部的一位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
中原大化公司的前身河南省中原化肥厂建有我国第18套大型化肥装置,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主要生产原料为天然气,按装置满负荷计算,日需天然气110万立方米,年需天然气约4亿立方米左右。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用户大幅增加,中原大化的年供气量逐年减少,到2008年仅有2.1亿立方米,“气短”已成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2008年以来,经过多方努力,中原大化开辟了新的气源,一改中原油田单一供气,变为中石化华北局、中石油和中原油田三方联合供气。多渠道供气格局初步形成,全年累计能供气2.98亿立方米。
气量虽有提高,然而中原大化的干部职工们却高兴不起来。原来,2009年中原大化从外部市场购进的天然气气价接近市场价,加上高昂的管输费用,造成中原大化2009年综合气价达到了1.61元/立方米。尽管公司通过内部挖潜,产品消耗大幅降低,但天然气涨价仍致使中原大化当年增加支出2.01亿元,经济效益被蚕食殆尽。
2010年,中原大化更是经历供气的“严冬”。因2009年底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直到2010年2月初,中原大化的化肥装置才得以恢复生产。2010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供应量为1.06亿立方米,日均供天然气仅76.34万立方米,装置负荷维持60%左右,造成主导产品尿素、三聚氰胺大幅减产,各种消耗指标连同成本也大幅上升,仅2010年上半年公司就亏损3.04亿元。
在气量不足的同时,2010年公司又遇到了气价上涨的问题。2010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调整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规定自4月25日起天然气管输费提高0.08元/立方米。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规定从6月1日起天然气出厂基准价将提高0.23元/立方米,这样中原大化公司因天然气涨价每年将直接增加生产成本1.3亿元。
2011年,中原大化因天然气供应问题直至2月中旬化肥装置才恢复生产。一季度因冬季停车及天然气不足,企业直接亏损近5000万元。二季度以后,中原大化积极与供气企业协调,调整管输线路,使部分管输费用得以降低。
“当前,公司天然气供应量可以满足生产,但天然气涨价以及冬季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天然气供应对气头肥企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与中原大化一样,国内其他几家气头大型化肥企业也因天然气涨价和供应不足,生产经营举步维艰。2010年冬,辽河化肥厂一停就是3个多月。沧州大化、云天化等企业的尿素装置也因天然气供应问题一度停车,四川美丰公司等只能维持较低负荷生产,其他的气头尿素企业也普遍开工不足。
“天然气价格上涨,气头肥企的吨尿素完全成本普遍在2000元以上,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超低负荷生产,造成装置超温、超压现象时有发生,安全生产也受到严重威胁。”中原大化生产管理部这位负责人表示了担忧。
鉴于此,气头肥企纷纷转型,要么寻找原料替代,要么弃肥从化,为国内化肥行业良性发展留下了隐患。
“气头肥企大都是大型化肥企业,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其良性发展。呼吁国家在天然气价格上应给予气头化肥企业一定的优惠,在气量上要有保障措施。同时要给予资金支持。国家可设立专项基金,或采取发放低息、无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大型肥企进行原料路线改造或新型高效肥料的开发。”这位负责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