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农药的过度滥用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链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原本万物复苏,到处鸟语花香的春天变得寂静无声。
如果蕾切尔·卡逊在世,她可能将看到另外一种景象: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成了病虫害的天堂,农民眼睁睁看着农作物被无情吞噬,喷施农药无济于事……
这并非科幻片或者灾难片才会出现的情景。一些业内专家提出,目前国内农药行业的无序竞争以及农民不良用药习惯,导致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过快产生。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未来病虫害防控无药可用的状况并非危言耸听。
常规药剂均有抗药性
8月下旬,惠州市沥林镇,来自广西的菜农老黎正在给半个月后上市的1亩芥菜施用防治小菜蛾的农药。
他准备的农药是:一包安打,1瓶标称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200ml)加2%阿维菌素(200ml)各一盖(30ml)。感觉阿维菌素放少了,怕没有效果,老黎犹豫了一下,又添了半盖放到喷雾器中。
老黎向南方农村报记者感叹,现在虫子越来越难治,如果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的稀释倍数使用,根本没效果。用他的话说,药打下去像是给虫子洗了个澡。一般情况下,必须加倍使用。以前打小菜蛾用5-6元/桶水就行,但今年已用到12元-14元/桶水。上次番禺老乡同他说,已经用到20元/桶水。
在老黎的印象中,前两年,情况比现在好得多,相同的防治效果只需现在用量的一半即可,并且持效期也长。
对于这样的变化,老黎得出的结论是:虫子对农药产生抗性了。与老黎有相同感受的,还有龙川县的刘穗旺,2008年他用20%阿维三唑磷80ml/亩防治二化螟效果理想,持效也有两个星期。2010年下半年已经用至180ml/亩,一个星期就得补药,还得加杀虫双。
老黎说,这两年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而使用农药的成本又越来越高,所以他特别关注市面上的新产品。虽然新产品价格贵点,但只要效果好,省下施药的人工和次数,这笔账很划算。
然而,经过几次“忽悠”后,他对很多“新产品”产生了怀疑,因为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除了包装新一点,名字靓一点,效果都差不多。他记得,前几年有一个博罗的个体老板配制的农药效果非常好,但去年执法部门将那个老板的店查封了,理由是产品擅自加大含量,添加了很多未在包装上标明的其他农药成分。
在国内某知名农药企业华南区负责人刘勇(化名)眼里,上述这一切或许是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国内很多常规药都面临严重抗药性问题。为了保证防治效果,不少企业采取向农户推荐提高含量的办法,甚至不惜添加隐性成分。他担忧,照这种情况下去,也许过几年,目前的常规农药都将面临淘汰。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陈福良对这个问题也深有体会。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农作物上500多种害虫及螨类、150多种病原菌以及180多种杂草生物型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如小菜蛾、甜菜夜蛾、红蜘蛛、跳甲等一年世代多、繁殖速度快,对常规农药已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的抗性都比较强。
频繁重复使用是主因
事实上,从病虫害防治角度,抗药性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目前国内农药抗药性产生已远远超过正常速度,这才是不少专家最担忧的。湖南农业大学农药学系教授何可佳表示,病虫害抗性与农药化合物作用机理、使用频率有关。频繁重复使用,加大抗性。像氯虫苯甲酰胺建议每造最多两次,但是小菜蛾在广东省发生22代,每代发生需喷药两次,如果这两次都喷含有同一种化合物的药,一年就用了50次。阿维菌素在水稻区也是如此。2005年水稻1.8%阿维菌素80ml/亩防治卷叶螟效果很理想,但在2010年已经用到150ml至200ml/亩。三唑磷在有些地方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已直接建议停止使用,也是因为抗药性。
在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王开运教授看来,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发展迅速的原因,除了药剂本身因素外,还有气候因素和作物品种、生育期等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农药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盲目用药、多种农药乱用比较普遍,这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发展迅速。比如,农民第一次用阿维菌素,觉得效果好,他们可能会一直重复使用,形成依赖性。
湖南丰田作物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李晓华认为,农业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不仅与农民用药不规范有关,也与厂家主导推广产品有很大关系。国内大多数企业生产农药仿制品,缺乏创新,大都在营销上做文章,各个厂家一窝蜂推广化合物(如阿维菌素,三唑磷,二氯喹啉酸等)。“很多厂家都追求单品上量。2008年,一个公司在水稻区的阿维菌素销量就达1000万元,第二年他们就将任务提高到1500万元。接下来,大大小小公司都跟风做阿维菌素,此种推广模式使农民一年两季六次都在使用阿维菌素,自然很快产生抗性。”据他统计,一些常规药剂有效用量十年间普涨三倍。
刘勇则认为,与渠道推广模式也有很大关系,经销商、零售商推广农药时,为了保证产品效果、加大销量,经常不按产品说明推荐计量,往往加大配比计量。加之传统化学农药自身缺陷(比如易产生药害,持效期短等),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用药少,打不死虫,防不住病,杀不死草。加大用量不仅造成农药残留,也使抗药性进一步加剧。“一个产品使用寿命与正常轮换使用相比,时间缩短一半。”他说道。
解决抗药性重在推广
解决抗药性产生过快,并非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轮换用药。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冯夏介绍,他在研究小菜蛾抗性时发现,如果停止使用某种农药,再用别的农药防治,过一段时间后,小菜蛾对最初的农药抗性会下降。
为此,广东省农科院建立“广东省小菜蛾抗药性监测预警平台”。以氯虫苯甲酰胺为例,农科院在惠州、佛山、广州等地发现小菜蛾对其产生很高抗性。于8月发布“暂缓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控小菜蛾的通告,以延长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周期,缓解小菜蛾对该药剂抗药性的发展,避免出现防效下降而增加用量,从而影响蔬菜安全生产。”
何可佳也认同冯夏的观点。他表示,在水稻区,如果有专业化统防统治,可降低农药抗药性问题。每年可准备多套病虫害解决方案,采购10种以上农药品种,然后有选择用药。
如防治水稻稻飞虱,第一次用噻嗪酮,第二次可以轮换其它药剂,如吡蚜酮。此外,要从源头加强企业管理,防止企业一窝蜂推广同一种化合物或添加隐性成分。
但刘勇认为,让农民做到轮换用药很难。“经销商不会做,厂家也不会做。”他分析,国内厂家没有独家特效产品,厂家抢夺市场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让农民轮换用药,做有利于竞争对手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产生抗药性意味着市场需求量增长,对厂家、商家更有利?
据了解,在最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已明确提出“减量用药”计划,这也意味着,政府已经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然而,面对抗药性越来越严重的现实,要实现这个目标被不少行业人士认为,非常困难,甚至将直接导致为外企高档农药专利产品腾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