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花生、棉花、土豆等作物目前都在使用。但同时,因大部分聚乙烯地膜不能分解,长期存留在土壤中,逐渐对土壤和作物造成影响,形成白色污染。地膜到底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多大的影响,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用地膜,因其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的效果,所以很快得到了普及,目前已经应用到几十种农作物的种植上。毫无疑问,地膜对我国农业产生了积极、重大的作用。但随着地膜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副作用也随着显现出来,尤其是土壤中残留地膜的不断累积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量的残留地膜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并造成农作物减产。
据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博士高新昊介绍,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要用去几百万吨的农膜。而在生产实际中,有的农户收了庄稼,对使用完的地膜置之不管,也有的只是草草收拾一下,这样下去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就会越积越多。曾经有计算显示,一块5年以上应用地膜的耕地,一亩地残留的地膜将达到3公斤以上。
农业专家张传义也表示,土壤残留地膜对作物影响明显。在含有残膜的土壤中,如果种子发芽生长时遇到残膜遮挡,则出苗困难。同时,土壤中分布的部分毛细管因被残膜隔断,不能畅通,土壤透气保水性就差,土质就易发生板结,作物根部得到的水分和养分减少,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土壤中的残留地膜难道不会腐烂降解吗?张传义说,很难降解。残膜之所以在自然条件下难降解,是因为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膜原料主要是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这类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两三百年都不会腐烂分解。
给农业带来革命的白色农膜应用有变成白色污染的危险,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户已经体会到残留地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明刚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耕地上,社员们正在忙碌着为种植白萝卜播种。合作社农业技术员吕洪庆,从事技术推广多年,当谈起残留地膜的影响时,他显得非常激动。
“上茬地膜多,下茬的种子拱不出来,得去用手抠芽。去年情况严重时,一刮风地里会飘起来不少地膜。”吕洪庆描述说。
吕洪庆所在的合作社每年春季都种植土豆,使用大量地膜。“残留地膜首先要机器拾一遍,有的深埋只露地表一小块,必须要人工用钩子勾出来运走,再用拖拉机耙一遍,费两遍工。”据了解,吕洪庆所在的合作社有1700多亩耕地,一般一亩地地膜的用量在3斤左右,一季下来这些地就要用到5000多斤的地膜,用量相当大。
一方面地膜用量大,而另一方面市场上销售的地膜质量则参差不齐,增加污染。为此记者走访几家农资经销商了解现状。
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供销社主任张可利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地膜好坏都有,质量参差不齐。大厂产品,质量比较好的,原料是聚乙烯,透光好,保温好,有利种子发芽;小厂产品,很多就是废旧塑料生产的,透光保温都不好,污染也大。
优质农膜质量可靠,而采用回收料生产的农膜性能差且有害,但普通农户对此并不太注意,而是更看重价格,捡着便宜的买,市场非常混乱。因此张可利在三年前就放弃了经营农膜,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区也有发生。
目前市场急需可降解的地膜,但诸如液体地膜、淀粉地膜等,但是这些地膜因为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高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红介绍,公司目前正致力于可降解塑料——绿塑宝的研发生产。“我们在普通不能降解的聚乙烯薄膜的基础上,加入一种纳米生态降解塑料添加剂,通过和传统聚乙烯的组合,在设定的时间内能够快速地把地膜的分子量降解成自然环境能够吸收的聚合物。”
王丽红介绍,这种聚乙烯可降解地膜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设定不同的降解时间,从一个月到10个月不等。而在降解期到来之前,和传统的聚乙烯地膜没有任何区别。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宁说,该降解技术主要利用了自然界常用的黑曲霉的一个菌种。经过试验发现,绿塑宝可以被黑曲霉来降解,试验数据显示,25天生物分解率能达到20%,84天可以达到30%,而且分子量逐渐减小。
吕洪庆的合作社今年用了这种地膜,他说:“感觉价格比以前还便宜了,一亩地省好几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