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无论是在海外资本输出,还是在海外投资建厂,抑或是在海外知名品牌树立等方面,却鲜有令人振奋的突出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我国外贸整体长期保持顺差相比,化工进出口贸易多年来始终处于逆差状况,行业弱势地位尽显。而为了彻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化工行业应当鼓足勇气,树立信心,尤其是一批优势企业要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到海外谋求发展,从而实现内外呼应互动,打造称雄世界的化工大国。
笔者以为,对于出口份额较大的化工企业,以及具有较强资本实力的对外贸易公司来说,鉴于目前全球经济低迷,资产价格下降,以及人民币连续升值,如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抓住机会海外建厂兴业,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首先,本币升值促进投资效率和成功率大幅提高。近几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意味着同量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力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在海外投资建厂,还是实施收购兼并重组,都能节省大量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当前,金融危机后遗症尚未消退,欧债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导致一些国家经济陷于停滞或倒退,这时候到这些国家投资建厂,在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增加了当地的税收,比较容易取得政府的支持,办厂的成功率自然上升。
其次,能够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当前,国内化工产能已进入结构性过剩阶段,亏损经营、竞相压价出口已屡见不鲜,内耗内斗的结果是牺牲了业内利益,反而让海外占尽便宜。而到国外投资建厂,就能减少内部市场同类产品供应,缓解供需矛盾,有利于改善既有企业的运行质量。同时,鉴于国际原油价格长期上涨趋势,海运费必将水涨船高,而海外建厂由于产品避免了长途航运,就地生产就地消费,不仅能提高产品单位毛利,也可以让当地消费者获得价廉物美的产品。
再次,可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近年来,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如橡胶轮胎、磷酸盐、草甘膦、多晶硅等,时常遭遇输入国的“双反”调查,严重影响我国化工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声誉,也使相关企业付出了过多应诉精力和费用。而采取海外直接建厂,就地采购原料,就地销售,有效避开了贸易壁垒。
最后,有利于改善贸易结构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我国化工对外贸易之所以存在较大逆差,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出口主要为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居多,而进口则是以新型材料为主、附加值高的产品;同时,也有跨国公司每年在我国增加巨额投资有相当的关系。因此,如果将一些优势项目布局在海外,就会对冲掉一部分贸易逆差,改善整体化工对外贸易状况。另外,海外建厂因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一切经营活动必须按照国际商贸惯例去执行,所以更容易引入先进管理方法,快速提升自己的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