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段时间发改委召集农资化肥行业龙头企业就高价尿素问题会晤以来,国内尿素价格仅平稳了数日便又再度上涨。如今北方尿素出厂价直逼2500元大关,这迫使发改委联手氮肥协会召集相关生产和经营企业再次参会讨论,旨在抑制尿素涨价。从官方态度可以看出,即便尿素产品已经市场化,但出于保证粮食安全生产且为了避免农产品大幅涨价等方面考虑,也会进行政策干预。只不过业内人士对政策干预的效果多持怀疑态度。笔者也认为:在市场供求趋紧的大环境下,仅仅依靠政策来抑制涨价的难度较大。
一般来说,抑价政策无外乎两种手段,其一,限制出厂价;其二,限制出口。其中,限制出厂价的做法已有过前车之鉴。记得2008年的时候,国内经济处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尿素价格在年初大幅增加。发改委随即对出厂价进行管控,严查尿素企业销售价不得超过1725元/吨。起初,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厂家报价均下调至1725元/吨,但这被限制的报价背后,低报高走的情况比比皆是。一些企业甚至在以高出最高限价200元之多的价格销售,这使得限价名存实亡。造成但年限价失败的原因就是四个字——供求紧张。而在几年后的今天,市场供求同样处于紧张局势。一方面社会库存偏低,另一方面企业不存在销售压力,政策限价在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很可能重蹈覆辙。
相比之下,从限制出口角度出发,还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由于今年明确尿素的出口基准价不含税,淡季期间出口关税计算公式也就变成了:税率=(1.07*FOB-2100)/(FOB+2100)加之国际尿素价格连续暴涨,上周末中国的港口离岸价已达到505-515美元/吨。这就意味着贸易商完全可以采购2400元/吨出厂的尿素用于淡季出口。据近日观察:尿素集港量有所增加,形势有所好转,业内对后期出口期待着较高。所以,此时无论是上调淡季关税,还提高最低报关价,又或是如上周业内猜想的那样推迟出口窗口期,都将较为有效地打击经销商的出口积极性。而且越早限制出口越能表现出今年政府对于出口的态度,从而使行业内少一些炒作热点,起到给市场降温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高价尿素问题,除看清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外,还要了解需求方面有哪些是可以被弱化的关键点。比如出口需求只是在大家认为有机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为刚性需求;又好比后期的农业用肥量也是在大家通过以往经验判断出来旺季,这才以为会有大量需求,但有谁考虑过高氮复合肥和尿素之间相互的替代量呢?客观角度来看,目前恐怕只有复合肥企业市场才是最真实的刚性需求,而出口以及后期农业用肥均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此时,恰恰是出口需求以及后期农业需求在同工业肥“抢货”。这或许是造成当前供求紧张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只有让大家看到出口受限,并使后期农业肥需求量明朗的时候,才能给当前尿素行情真正降温,从而达到抑制涨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