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尿素市场在经历过涨跌之后,越来越多的观望者已认可“长期走低”的判断。正因如此,经销商出于谨慎考虑,或放弃采购、或开始清仓。一时间,大部分地区下游成交量明显减少,随之而来的便是尿素厂家降价促销的老套操作。本周北方出厂吨价再次逼近2250远。作为上一轮跌价的“底”线,究竟2250元能否“卫冕”已显得不那么重要。毕竟大家一致看跌行情,甚至默念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说辞。
客观而言,由于当前国内尿素市场缺少利好因素,多数业内人士确实只看到了下滑。以至于在听到后期会有短暂反弹的说法之后,会迅速反驳,并立即要求例证说明。这种反应与之前大涨行情中有人提出会下跌的感觉如出一辙。但如果尿素价格突然反弹,这些人还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吗?或许早已追“涨”去了。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很常见,并不能说大家缺乏立场,只能解释为对市场的不冷静判断。因此,更应避免人云亦云,在看清市场之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今夏诸多阻碍尿素涨价的因素中,市场供求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据统计1-4月国内尿素实物产量共计2084.6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1896.58万吨相比,增加了9.9%。虽然5月产量有所下降,但今年前五个月的尿素总产量仍能达到2680万吨,同比增长7.7%。而作为传统尿素分销的三大渠道,后期出口已被看空;工业需求锐减;农业需求也被更具利润的高氮肥大卖所削减。供需失衡不言而喻。另外,从成本角度出发也无半点利好,自五月以来的无烟煤降价想必已经令尿素企业用上了低价煤。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多利润空间的尿素企业必然会放松对价格的坚持。
通过以上对供求以及成本的分析,尿素价格本应一落到底。可笔者认为:市场的魅力就在于既要有理性分析,也少不了感性判断。正是在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作用下,市场行情才会呈现出多样性。就好比在当前厂商博弈价格的对立中存有一些微妙关系。之前采购高价尿素的经销商并不希望降价,生产企业更是有意挺价。加之后期可对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玉米、水稻用费加以炒作,或将促成价格的再度反弹。而价格一旦上涨,厂家能否有成交暂且不说,肯定少不了经销商集体抛货,甚至还会有港口尿素回流。
正因如此,后期国内需求对涨价的支撑将会十分有限。即便出场价格反弹,行情也极具风险性。商家应更多从供求以及成本考虑,切莫盲目追涨。诸如类似“小涨大跌”的行情还需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