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植保资讯 > 正文

2012年江苏省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农资网 2012年7月27日 10:27 来源:江苏省植保总站
  7月20日,我站在南京召开全省秋熟作物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根据会商结果,预计水稻中后期“三病三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总体将偏重至大发生,重于去年。控制水稻病虫害危害是夺取全年水稻丰收的关键措施之一,各地务必加强监测预报,科学制订防治对策,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控制病虫危害。
    一、趋势分析
    预计,全省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其中,纹枯病偏重至大流行,稻瘟病、稻曲病局部偏重流行,白叶枯病偏轻、局部中等流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偏重、局部大发生,大螟在苏南、沿江及沿海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二化螟偏轻、局部偏重,三化螟轻发生,黑尾叶蝉在局部地区上升趋势明显。
    (一)预报结果
    1、纹枯病。全省大部偏重至大流行,里下河、丘陵及淮北局部大流行,发生程度重于去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发病盛期。
    2、稻瘟病。穗颈瘟在丘陵、江淮及淮北局部偏重流行,其它地区偏轻流行。
    3、稻曲病。苏南、沿江、丘陵及淮北杂交稻区与粗秆大穗型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地区中等至偏重流行。
    4、白叶枯病。轻发生,沿海北部、沿淮局部中等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去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流行盛期。
    5、稻纵卷叶螟。五(3)代中等至偏重发生,苏南、沿江地区偏重至大发生;六(4)代偏重发生,直播稻重于常规移栽稻、晚熟品种重于早中熟品种,大多地区发生程度重于上年。7月下旬自南向北将陆续进入本地虫源羽化峰,峰期持续至8月上旬,如果期间出现外来补充迁入,与本地虫源叠加,发生程度将加重;7月底至8月上旬将进入五(3)代卵孵化高峰。
    6、褐飞虱。五(2)代淮南大部分地区偏轻发生,苏南、沿江及里下河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六(3)代在淮南偏重发生,如果有补充迁入,后期发生程度将加重。
    7、白背飞虱。五(2)代偏重发生,苏南、沿江、里下河、丘陵及淮北局部偏重至大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
    8、大螟。三代在苏南、沿江及沿海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其它地区偏轻,卵孵主高峰大多在8月中下旬。
    9、二化螟。二代在沿江、丘陵山区及淮北北部中等发生,丘陵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其它地区大多为轻发生。发育进度不整齐,卵孵高峰期南部在8月上旬,北部略迟,在8月中旬,发育进度与常年相近略早。
    10、其它病虫。三代三化螟轻发生;黑尾叶蝉在苏南、沿江、里下河及沿海局部地区上升趋势明显。
    (二)预报依据
    1、病虫发生基数
    (1)纹枯病。7月上旬始见病株,始见期大多较常年早5天左右。7月16日前后普查,里下河、丘陵及淮北病穴率5-10%,高的田块达20-60%;病株率1-2%,高的5-15%,明显重于去年同期。田块之间差异较大,早栽田重于正常移栽田,移栽田重于直播田,长势好的田块发病较重。
    (2)稻瘟病、稻曲病。受降水偏多、品种感病等因素影响,苗瘟与叶瘟发生较普遍。高淳7月中旬普查,病穴率8.6%,病株率0.78%,病叶率0.13%,列2005年来第5位;海安7月初普查,病田率8%,平均病株率1.84%,最高30%,病叶率0.91%,最高14.67%,7月中旬系统田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指分别为23%、11.33%和5.67,分别比5日前上升9.52、9.68和12.72个百分点;淮北北部7月中旬普查,平均病穴率2%,病株率0.05-0.3%,病叶率0.1%左右。苗瘟、叶瘟发生普遍,为穗颈瘟的流行提供大量的菌源。去年苏南、沿江、丘陵及淮北稻曲病发病普遍,田间菌源充足。
    (3)白叶枯病。去年沿海北部、沿淮、淮北都有发生,田间菌源充足。今年淮北7月上旬受到强降水天气影响,利于病菌侵染。
    (4)稻纵卷叶螟。7月10日前后沿太湖及里下河局部蛾量突增,亩蛾量200-2000头。7月中旬调查,地区、田块间虫情差异大,苏南、沿江系统田及大田百穴虫卵量大多在60头∙粒以内,金坛、高淳、浦口120-350头∙粒,发生程度重于2010、2011年。
    (5)褐飞虱。迁入早,6月底苏南、沿江局部田间查见长翅成虫,始见期早于去年及常年,与大发生的2006、2007年相近。局部地区迁入量大,田间虫量高。至7月16日止,单灯累计迁入虫量,大部分地区在10-50头,高于2009-2011年,苏南局部近150头,为近五年最高。苏南、沿江7月中旬系统田百穴虫量0.7-4头,局部超过5头,高于2009-2011年同期;大田普查,苏南、沿江及里下河局部百穴虫量0.5头左右,其它地区大多未见虫。目前田间以长翅成虫及低龄若虫为主。
    (6)白背飞虱。至7月16日止,全省单灯累计诱虫200-1500头,高的6000-22000头,是去年同期的5-20倍,沿江、丘陵、里下河及淮北局部列2005年来第1位,其它地区列第3-5位。7月中旬调查,系统田百穴虫量100-400头,苏南、丘陵及淮北局部900-1300头,百穴卵量700-2500粒,宝应、海安、射阳等地4500-7000粒;大田普查,百穴虫量50-250头,苏南、丘陵局部500-1000头,百穴卵量500-3000粒。虫卵量列2005年以来第1-3位,目前田间以若虫为主。
    (7)大螟。目前苏南二代大螟田间枯心率0.01-0.2%,沿江、丘陵及沿海局部1-2%,7月下旬二代转株为害定局后,枯心率将上升;7月中旬初步剥查二代残虫量,亩虫量10-40头,沿江高的田块达1800头,高于去年,大多列2001年以来第2-4位,如靖江稻田亩残虫132头,列2001年来第2位;此外,田外玉米、茭白、蒲等寄主仍有一定的虫源。二代单灯累计诱虫20-200头,列2001年来第3-5位,如高淳截止7月17日灯下累计诱蛾55头,比去年同期高11头,列2005年来第1位;苏州市截止7月15日单灯累计诱虫524.4头,列2002年来第5位。
    (8)二化螟。沿江、丘陵及淮北一代亩残留虫量30-200头,高于去年,列2001年以来第8-10位,丘陵及淮北部分地区亩残虫量150-650头,列2001年以来第6-7位;一代螟害株率大多小于0.2%,丘陵山区及淮北部分早播及防治不及时田块螟害株率0.4-2%。7月初以来单灯累计诱蛾量5-50头,高于去年,列2001年以来第3-7位。
    (9)其它病虫。二代三化螟田间为害大多地区未查见。黑尾叶蝉始见期早,苏州秧田期即查见,明显早于前几年;虫量高,截止7月16日兴化单灯累计诱虫160头,高于去年同期,明显高于常年;7月中旬普查,直播稻亩虫量1.2(0-4.8)万头,机插稻百穴虫量10(0-60)头。
    2、品种布局与苗情
    一是感病品种面积大。苏北、苏中种植的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大多较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苏南、沿江、丘陵及淮北杂交稻区及粗秆大穗型品种较感稻曲病。二是在田水稻品种与栽培方式多样,生育期差异大,破口扬花期拉长,利于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当前水稻已进入分蘖盛末期,长势嫩绿,利于“两迁”害虫的产卵与取食;淮南水稻移栽早、田间高峰苗出现早、封行早、郁闭度高,田间湿度大,利于纹枯病早发重发。三是淮北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水稻移栽期推迟,抽穗扬花期遇低温天气的概率大,利于稻曲病、稻瘟病的流行,利于“两迁”害虫滞留危害。
    3、气候因素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盛夏(7月至8月)江淮北部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于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危害。预计登陆台风较常年偏多,利于沿海地区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及多种真菌病害的扩展流行,也利于“两迁”害虫的补充迁入和滞留危害。
    二、防治意见
    针对今年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虫发生的严峻态势,各地要加大监测预报、分析会商、技术指导和专业化防治力度,科学打好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治总体战,确保水稻病虫危害总的损失控制在3%以内。
    一要加大监测预报力度。严格按照测报规范开展调查,扩大调查面,加大监测调查的力度和频度。对“两迁”害虫,要做到灯诱调查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系统调查与普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准确、全面掌握发生动态。对其它病虫,做好系统调查及大田普查工作。
    二要加大分析会商力度。今年水稻中后期病虫情复杂,要结合病虫情、苗情、气候等因素,定期组织开展会商,及时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科学打好病虫防治总体战。要坚持科学防治策略,对纹枯病坚持“早治狠治”,对稻瘟病、稻曲病采取“主动预防”,对稻纵卷叶螟坚持“治早治小”,对稻飞虱坚持“治上压下”的策略。重点打好3次防治总体战。第一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两迁”害虫、纹枯病为主,兼治螟虫、白叶枯病;第二次在8月中旬,主攻五(3)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第三次在水稻破口抽穗期,主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两迁”害虫等。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重发区需单独开展防治。水稻齐穗后,仍需根据纹枯病及“两迁”害虫发生情况,开展针对性防治,确保控制危害。
    三要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水稻中后期病虫发生和危害的关键时期,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大分类指导力度。要加大水稻综防示范区建设力度和水稻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示范区内做到“领导挂帅、技术挂牌、人员挂钩”,示范带动农民推广新药种、新技术。要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菊酯类等农药,做到科学用药、轮换用药。粮桑混栽区要协调好用药与养蚕之间的矛盾,蚕区应注意保护蚕桑安全。水稻最后一次用药应注意把握安全间隔期,收获前一个月内,慎用有机磷类农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四要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力度。要积极组织和指导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为群众开展水稻中后期病虫统防统治,提高防效,力争水稻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覆盖率在50%以上,水稻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全覆盖。
(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