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粮棉油糖等农机装备、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和“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业内人士认为,释放缓慢化、品种多样化、营养全面化、产品功能化是化肥业发展的趋势。
业内人士预计,在各类缓释肥中,有些将不能享受补贴。即使是纳入补贴的品种,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补贴,对产品的质量会有一定的要求。据介绍,当前的缓释肥市场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很多企业的产品打着缓释肥的旗号进行推广,但其实并不真正符合国家标准。这部分企业理应不能享受政策补贴。
业内人士分析称,上市公司中金正大(002470)是行业龙头,对于行业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话语权,公司的建议有望部分成为政策出台依据,并将成为最大的受益公司。此外,史丹利(002588)和新都化工(002539)也在缓控释肥领域有所布局。(中国证券报)
高效安全缓释肥料是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物资,也有人称为粮食的“粮食”,足见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现代农业中,粮食生产对肥料的依赖程度超过4 0 %。我国每年有约1 . 5亿吨的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农民为此支出了约4 0 0 0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农业投入(劳动力除外)的40%。然而,就氮肥而言,由于肥料的使用不当或肥料本身的问题,在当季作物中,能被作物吸收的不足40%,损失率在30%以上。整个损失的纯氮在1200万吨以上,相当于2600万吨的尿素。也就是有5 0多个年产5 0万吨尿素的工厂所生产的肥料全部被浪费掉。按目前价格计算,约损失掉500多亿元人民币。肥料的浪费,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要减少肥料浪费,一种办法是合理施肥,在合理施肥量的基础上,少量多次供给作物肥料;另一种方法是在肥料的剂型上创新,采用缓控释肥料。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快安全高效肥料的研发和“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高效缓释肥料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节约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投入。为了减少肥料的浪费,对传统肥料而言,是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即减少肥料的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减少肥料的浪费。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特别是现在的农村环境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缺乏,这种方法虽然科学,但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推广。如果采用高效缓释肥料,则可进行一次性施肥,施入土壤中的肥料不会立即释放,而是在土壤中缓慢缓放,作物需要时,肥料就会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极大地减少了施肥的劳动力投入。目前正是华北平原小麦返青施肥的季节,如果在播种时施的是缓释肥料,则现在就不需要施肥了,如果施用的是传统肥料,则根据苗情施返青肥。
减少施肥对气候的依赖性。施用高效缓释肥料只是在作物播种时一次性施入,而传统肥料则需要多次追肥,特别是在没有水浇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同时又在作物的需肥期,追肥效果不好,但不追肥作物产量会受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肥料的大量损失。而采用缓释肥料,不需要在作物生育期中追肥,可以减少追肥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
减少肥料的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对氮肥而言,肥料的损失多少决定于其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存留时间越长,损失的机率越大。这些损失主要包括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溶、反硝化等。目前的缓释肥料有两种,一种是包膜型的肥料,即把肥料用膜包起来,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出来,避免了上述途径的损失。另一种称为稳定性肥料,即通过抑制土壤中的尿酶,让施入土壤中的尿素不能转化为铵,尿素在土壤中是相对稳定的,不易损失。所以,施用缓释肥料可有效地避免肥料的损失。减少了肥料的损失,就意味着向环境中释放的氮素减少了,这样就会减少施肥对大气的污染,减少施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对大田作物而言,高效缓释肥料不仅可以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减少肥料的浪费,同时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施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是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