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配方,看自家田里缺什么再补什么,而且在镇里就能现场配制配方肥,简单方便又有效。”谈起今年春耕备耕时施的基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沈集镇农民陈可雄很有底气,他对记者说,他的25亩田开了肥料定制小灶。
其实,这个小灶不只是老陈一个人一块田能享用,只要农民到荆门市测土配方施肥智能配肥服务中心的各个站点,都能接受一对一的个性化肥料产品服务。
荆门市土肥站站长肖习明向记者介绍,需肥农民可以在站点服务人员指导下,到自家田里取一份土壤样品,由市、县土肥站免费测得这块田的精准养分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智能配肥终端,再由服务人员开展“人机对话”,通过专家系统科学计算,现场就可以根据这块田种植某种作物所需要的养分,自动生成肥料配方,配制出一袋专属的配方肥料。有时候,相邻田块配出来的肥料都不一样。
据了解,2005年我国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本摸清了大面积土壤养分的家底,总结出了一些作物需肥规律和正确的施用方法。但是在很多地区,受小范围土壤性质差别及农民接受程度等因素影响,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创新服务体制机制,自2007年起,荆门市土肥站联合多家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展研发、推广集测土、配方、供肥于一体的智能终端配肥服务系统,作为与国家测土配方施肥的对接项目。2012年,荆门市已在沙洋、东宝、钟祥、掇刀等县区建立了14个集测、配、产、供、施一体化的乡镇测土智能配肥服务体系。有媒体评价,这相当于把配肥车间建到了农户家门口。
据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州介绍,荆门智能终端配肥是一种事企共建互联助推模式,既体现了土肥技术部门推进配方肥下田的引领作用,又发挥了企业市场运作优势,通过智能终端配肥服务体系,把配方施肥技术变成了实物,实现了技物结合,可以说,这就是推进配方肥走进“最后一公里”的“荆门模式”。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说,智能终端配肥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施肥习惯,实行因土壤类别、因作物需求、因农户需要来施肥,真正做到一块田一配方、一袋肥一加工。
沈集镇万店村的老村支书汪昌龙就是智能配肥的受益者。去年在他的两块水稻田里,同等条件下,使用“大配方”和“小配方”做对比,虽然后者的用肥成本增加了8元/亩,但是产量却比前者增加了157斤。沈集镇智能配肥站负责人黄家志说,去年下订单的农民,今年春耕前都在他这里早早的报了名。
记者在采访时,正碰见黄家志为雨林村三组农民常德洪做配方肥,常德洪本人并未到现场,只是打电话给黄家志说了今年种杂交中稻的订肥面积、栽培方式和施肥时机。黄家志便将去年常德洪家田里的土壤养分含量数据调出,在配肥机上输入相关信息指令,几分钟后就现场生产出对应的配方肥。“老客户了,下午就给他送过去。”黄家志说。
相比传统“大配方”的复合肥,“一户一田一配方一加工”的掺混肥料,既做到了满足土壤和作物所需,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做到了更有针对性、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农户。据湖北省土肥站相关人士透露,该站下一步将积极鼓励和引导肥料企业和经销商采用智能化配肥设备,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智能终端配肥应用,在湖北每个县市建立终端配肥网点不少于1个,全省网点力争达到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