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硝酸硝铵产能和产量已经自给有余,且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方面逐渐成熟,但整个行业发展中存在着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问题。未来硝酸硝铵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发展水溶性硝基肥产品抢占农业应用市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这是记者从9月3~4日在重庆召开的“2013年硝酸硝铵行业工作会”获得的消息。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表示,“十二五”以来,我国硝酸硝铵行业产能产量、装置规模、技术水平、环保状况、氧化亚氮减排、企业间合作等六方面都取得了成绩。但她同时指出,硝酸硝铵行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以及受资源和环境约束等问题。未来除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外,拓展硝酸、硝铵行业新的下游应用将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据氮肥协会统计,2012年国内硝铵产能约768万吨,其中国内工业用量在500万~600万吨。农业应用开发工作的滞后导致产能过剩问题。今年上半年国内硝酸硝铵价格快速下滑,部分企业开始出现亏损甚至停车。
对此,工信部民爆监督管理处处长崔刚认为,要从整个工业体系构架和全球思维看待硝酸硝铵行业,借鉴全球经济和工业发展模式,结合中国国情采取应对措施。只有创新的思路和模式,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表示,硝基类肥料对节水农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产品,国家推动水肥一体化的政策为硝基肥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推动尿素硝铵溶液、硝基复合肥等产品的应用还需要在设施配套、滴管技术集成以及安全纯水溶产品研发方面做大量工作。
据了解,2012年国内硝基肥产能为658万吨,在建项目总计1000万吨,发展硝基类肥料已成为国内硝酸、硝酸铵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旭初认为,硝酸硝铵企业生产硝基肥和水溶肥产品,具备原料、安全、技术等天然优势,未来应该借助这些优势,开发全溶滴灌肥、UAN液体肥,通过深入农化服务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成为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本次会议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来自农业部、工信部、氮肥协会、民爆协会以及硝酸硝铵行业等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