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教授许秀成分析认为,不计秸秆还田、农民自积堆肥,我国“肥料产业”2012年生产了各类肥料实物总量18276.5万吨,其中化学肥料占91%。但是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应我国目前构建持续性高产、高品质现代农业的需要,未来我国肥业的发展必须做出改变和调整。
众所周知,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偏低,在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环境压力逐年加大。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能达到6亿吨,有可能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然而提高粮食单产,将施用更多的肥料,肥料利用率还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在有限的耕地连年增加粮食产量将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代价。为解决我国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许秀成提出新思路:一是减少粮食需求,减轻需肥压力。提倡引导粮食的健康消费,使粮食需求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二是创立植物营养“有机—无机理念”,拓展“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由于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失衡,“供碳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应逐步建立与矿质营养理论相辅相成的有机营养理念,并基于植物有机碳营养理念,催生新的有机碳营养肥料产业。三是高浓度复合肥统治了我国90%的农资市场,其副作用日益显现,因此倡导中浓度、多营养、功能性复肥取代高浓度、高氮复合肥料。四是为延缓我国磷资源过快衰竭,改性过磷酸钙、改性钙镁磷肥产品,更多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肥。
会议对钙镁磷肥的特点与发展也进行了介绍。据了解,钙镁磷肥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功能是它在植物根区被根毛分泌的有机酸溶解过程中,会产生氧气及活性氧原子。钙镁磷肥在根区溶解既产生水溶性磷,还产生枸溶性磷及有效硅酸,更可贵的是增加根区土壤气相中的氧含量及具有杀虫、杀菌的活性氧原子、氟原子,所以施用钙镁磷肥有利于块茎作物的生长。无论是粉状、砂状、粒状钙镁磷肥还是以钙镁磷肥提供磷源的复合肥料、包裹型肥料,在红薯、土豆、魔芋等种植中都达到了既增产又减少地下害虫侵扰的作用。
另据了解,我国大力发展高浓度磷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运输的方便。由于低浓度的普钙、钙镁磷肥等产品不便运输,因此其发展受到了抑制。与会专家建议,将需利用高品位磷矿生产的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占磷肥总产量,由目前的85%逐步降至50%;将可利用中品位磷矿的酸性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部分酸化磷矿)占磷肥总产量,由目前的13%逐步提高至30%;使可直接利用低品位磷矿的热法磷肥(钙镁磷肥、熔融磷钾肥),由目前占磷肥总产量的2%逐步提高至20%,这样就可能使我国磷资源开采寿命延长至500年—600年。
与会代表还分析认为,我国“化学农业”已经走了30多年,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耕地贫瘠化日趋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此,与会专家提出要发展有机碳肥,走出化学农业。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赵秉强说,碳是植物营养元素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对作物的产量构成和质量有重大影响,但碳一直未被重视。 赵秉强提出植物碳短板、碳饥饿问题,认为开展有机碳肥开发将有利于植物营养理论的发展和肥料科技创新。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廖宗文认为,碳短板是制约作物高产优质的瓶颈,并提出平衡施肥配方设计中除了关注N、P、K外,还要重视碳的平衡。专家认为,有机碳肥是与氮肥、磷肥、钾肥并立的高效植物有机营养新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