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国内化肥行业持续低迷,多个化肥品种价格跌入深谷,企业普遍亏损严重。这种情况下,想必绝大多数业内企业都在降耗增效和减少生产费用支出上挖掘内部潜力,以期减轻生产经营压力。但国家质检总局10月31日发布的今年2月至9月化肥抽检情况显示,有近10%的生产企业存有质量问题。这里面不排除有些企业是因一时质量控制失误,导致产品不合格被抽查到,但也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有意打起了“歪主意”。与产品包装上短斤少两相比,在养分含量上悄悄“克扣斤两”的手法更加隐秘和阴险,它既可达到扣减原辅材料的目的,又不易被经销商和农户发现。
如果化肥生产企业有意降低产品含量,的确能减少些许原材料费用支出,相应能减轻一点经营负担。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降耗增收并不是偷工减料,开源节流也不意味着搞歪门邪道。如果相关企业厘不清这个道理,看似一时占了便宜,实际上是自欺欺人,须知“玩火者必自焚”。
首先,品牌风险不得不防。一个企业为树立一块客户认可的产品品牌,往往要花费数年或数十年时间,赢得口碑和提高美誉度也需花费大量工夫。品牌并不简单是块牌子,而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无形资产。但是,品牌是培育难而毁之易,是件易碎品,稍有闪失就破碎消失了。
其次,坑农就是坑企业自己。虽然一些经销商和广大农户缺乏化肥检测手段,对产品质量一时分辨不清,但他们可以从农作物长势优劣,特别是当年的收成上看到肥效如何。如果买了养分含量低的化肥没起作用或造成作物减产,那么农户明年再买这种化肥的概率就非常低了。有道是,人心是尺,人心是秤。有良和无良企业、真假化肥,经销商和农户最终都能做出衡量与选择。一旦他们离企业远去,剩下的事情就再明了不过了。
再次,监管风险不可小觑。近期以来,民生领域被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食品安全更是被全民高度重视。为此,相关监管部门势必会加大对农资的抽查频次和力度。这时候企业不能达标生产,无疑是自撞枪口:轻者被罚款,偷鸡不成蚀把米;重者可能被勒令停产。而一旦上了监管部门的“黑名单”,恐怕企业今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综上所述,在当前企业生存困难的情况下,疏忽产品质量管理的要立即整改,而企图玩弄质量伎俩贪图私利的当悬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