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肥
有分析说,企业停产是找死,但笔者想强调的是不停产是等死,想熬一熬就能挺过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化肥行业最困难的时候已经到来。
6月份是玉米需要备肥、追肥的季节,也是复合肥需要采购原料、为秋季生产做准备的季节,市场期待6月份化肥有一轮上涨行情是很正常的。但遗憾的是,进入6月份以来,所有化肥的价格都陷入了跌跌不休的地步,这种情况历年少见,根本原因是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产量同比增长,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厚积薄发。
今年1~5月份尿素出口434万吨,同比减少176万吨,而产量却增加了近190万吨,表观消费量增加了365万吨;磷肥产量增加了0.2%,二铵出口同比减少84万吨,一铵减少50万吨。再考虑到去年下半年氮、磷肥结转的库存高于往年,使得国内氮肥、磷肥的供应大幅增加,价格在旺季反而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自在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尿素供应的增加离不开电价上调的影响:在春节前,尿素已经跌至绝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线以下,如果维持低位,将会有效抑制产能的释放,遗憾的是春节过后,在某些部门的主导下,为市场注入了“正能量”,夸大了去产能化的进程,并以电价上调为借口,制造了3~4月份人造的尿素“小牛市”,一方面打断了去产能化的进程,增加了国内的供应;另一方面,3~4月份尿素的上涨使得市场普遍预期国内后面的刚性需求足以顶住国际市场价格下行的压力,从而错失了印度招标的大好机会。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把国内尿素行业带向了深渊。
笔者在今年3月底发的文章《电价上涨之日,尿素大跌之时》,对后期尿素的价格提出了预警,并在印度5月份第一次招标时就规劝尿素企业大规模供货,可惜并未唤醒“梦中人”。今年因为笔者极度看空化肥市场而被很多人看成是传播负能量,事实是尿素价格势必破前期低点,印度招标价格一降再降,说明遮着、掩着的 “正能量”只会给行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笔者坚定地认为,只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客观地分析市场、传递正确的信息的多空观点都是正能量。
从氮、磷表观消费量的增加和最近的价格走势看,中国的化肥行业已经步入去产能化的阶段,价格战是实现去产能化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手段,加之中国企业的“血性”,因此现阶段分析化肥价格的走势已经毫无意义。